住的是同一个驿站,出发的时辰也差不多。
    大伙儿以前都从未见过,和骆驼这般高大且模样怪异的动物,看着驼队各种新奇。
    西域商人的领队很是自豪的拍着自己的坐骑,给众人炫耀道:
    “别看它们正常行走比马慢一些,负重三四百斤,日行八十里路都没问题。
    遇到紧急情况,真的跑起来都能超过普通的马速呢!在我们西域,一头骆驼的价格可以买三到五匹马!”
    老弱妇孺们:哇!要是能骑着骆驼去边城就好了,那么大的个头,它们的脚力指定很好。
    众官差:之前在潼关城花了不少银钱置办的骡子,还有那匹从狼爪里逃出一命的狗腿枣红马,统统不香了!
    一个个流着口水,巴巴的目送驼队走到了他们前面去。
    不过走了半日。
    刚在众人心中晋升为第一坐骑的骆驼,它不香了!
    不仅不香!
    还给大伙儿带来了,一股强烈得让人掩鼻欲吐的味道!
    两百多头骆驼沿路拉的粑粑和撒下的尿液,数量可想而知。
    总而言之,他们踏上了一条有味道的路......
    七日后。
    距西京城六百里外的陇山。
    西域行商们正在排着队等着进关隘。
    陇山,作为丝绸之路西出关中平原的第一道屏障,自汉唐起在此处设了关隘。
    其关隘四周,山峦林立。
    唯群峰间一条峡谷可达。
    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抵”之势。
    只有翻过陇山,才意味着正式踏上了丝绸之路。
    西域商人们觉得今日的好运爆棚。
    守在关隘口的关军们,很是利落的检查完了他们的出入凭证。
    也不像以往对他们携带的商品,样样都要抽检。
    再寻各种理由示意他们带了违禁品,想方设法让他们缴罚金。
    不到两个时辰,就走完了所有流程。
    领队还对驼队的人称赞道:
    “估计是换了守将,这个关口的关军和其他关口那些喂不饱的不同,是大大的好人。”
    只可惜,精通汉语文化的驼队领头人,不知道中原有一句古话叫做,事出反常必有妖!
    他们刚翻完第一座山进入一个葫芦口山谷中,就遇到了两百多个“山匪”。
    山匪们甚至连身上的制服都懒得掩饰。
    他们的手段异常简单粗暴。
    就在这山谷最窄的路段,挖出了数十个能
    让骆驼蹄子陷进去拔不出来的坑。
    这种深坑对骡马一样好使。
    他们还叫嚣着:“此道不通,唯有留下与商品等价的金银方可开路!”
    再是见过大风大浪的西域行商们,都开始怀疑人生了。
    这可是邶国境内护一方安宁的关军!
    自从与邶国建交以来,西域行商在这条丝绸之路上可一直都是备受优待的。
    领队试图与军匪们讲理:
    “各位军爷,我等可都是李氏商行合作十多年的西域行商,入关便已缴纳了足额的关税呢。”
    领头的军匪却是嗤笑了一声:
    “呸!李氏商行又如何?他们还能管到爷头上?你们给的关税,我们可没见着一个铜板。”
    他的下属不耐道:
    “我们不伤你等性命,识相的赶紧将货物留下走人!再晚些,你们的骆驼都得留下了,听说这牲畜的驼峰很是美味!”
    关乎整个商队的身家,领队怎肯轻易放弃。
    他们来一趟西京都要走大半年。
    没了商品,整个家族都得赔得倾家荡产。
    听不懂汉话的其余商人也看出了不对劲,关军们脸上可不是什么友好的表情。
    好些人还对着他们装货物的箱子吞口水。
    得了领队的命令后,商人们纷纷拔出了舍施尔弯刀。
    还冲着关军大喊:
    “我们到了下一个关口,就要向守将揭发你们这等无耻的行为。”
    “要打便打,我们从沙漠里走来,这把弯刀也不知道沾了多少血!
    “舍命不舍财!”
    “......”
    语言壁垒!
    全靠表情猜测!
    有人迅速挥动了手中的小旗。
    然后,两百多山匪迅速撤退。
    随即。
    山谷之上“轰隆隆”滚下来数十个大石头。
    骆驼体积比牛马大,很快就成了重点被砸的目标。
    皮肉的疼痛,让陆续受伤的骆驼发出了嘶鸣。
    西域行商领队大声喊道:
    “快,骑上骆驼往回跑,我们回西京城请救兵去!”
    “不好啦,关军要谋反了!他们都疯了......”
    奔命的骆驼果然跑起来,一点都不比马儿逊色。
    葫芦山谷的口子窄。
    它们全挤成了一团。
    伏兵还在继续滚石头。
    没费多少功夫,载物的骆驼被留下了一半。
    另一半,险险跟着载人的跑了出来......
    天黑之后,离关隘口十里之外的山洞中。
    五百多个关军正喜笑颜开的清点着今日的战利品。
    每开一个箱子,都能引起身旁人的欢呼:
    “他娘的,这些缎绢可真华丽,听说这玩意儿可值钱了!咱都多少年没闻过铜臭味儿了!”
    “这箱青花瓷也好看,哇!这一摞盘子真大,装一盘骆驼肉够我们十个人吃一顿的!”
    “一看这花色就是特意给西域人烧制的,听说他们吃饭没有桌子,全家都围坐在毯子上,食物放在大盘子里用手抓!”
    “啧啧,这么好看又实用的盘子运回西域得卖十两黄金吧?那些西域商人都这么有钱了,竟然还舍命不舍财!”
    “他娘的,朝廷都五年没给咱们发军饷了!就是逼着我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啊!”
    “丰衣足食个屁!今年一整年也就来了这么一队胡商,抢这一回还不够补发我们卫所一年的军饷。”
    “能补一年就不错了,听说那边城都的十万边军都十多年没有见过朝廷的银子了!他们还三不五时要和蒙古鞑靼们干上一仗!”
    “狗日的朝廷,狗日的陇西李氏,我们今日这么一抢就再做不成良民了,兄弟们,你们怕不怕?”
    “怕个卵!听说破军都快攻破西京城了!李氏一族哪有心思来找我们的麻烦。”
    “......”
    第108章 珍贵的大铁锅
    关军与山匪,要如何区分?
    西域商人们会告诉你:
    前者痛快的将你放进来。
    后者在挖坑处等着抢你。
    且两者之间,身份切换自如。
    关军都被逼着做山匪了。
    整个邶国境内的军户们,就没几家日子好过的。
    邶国建国已经有两百七十三年。
    军户人口增长了数倍。
    朝廷划拨的那些军田,早就不够嚼用了。
    再加上,还有高阶武官强占军田为私有的现象。
    军户们的日子苦不堪言。
    邶太祖保留元朝卫所制的初衷,就是不想耗国家财力养兵。
    朝廷需要用银钱堵的窟窿眼,实在太多了。
    每年拨给兵部的军饷预算少得可怜。
    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边城,西北边陲之地。
    距怀庆府约一百里路。
    与蒙古鞑靼、瓦剌等部落接壤。
    元朝之前。
    这些外族部落经常翻过骏马山,直驱怀庆府各种劫掠。
    蒙古人被赶回草原之后,邶太祖为了边防安全,特在骏马山的关口筑起边城。
    并设有:宁卫,前卫、左屯卫、右屯卫、中屯卫。
    用之守卫国之西北边境。
    如此一来,算是给骏马山安上了一道大门。
    只要边军守好这个西北大门,蒙古人再不复以往那般能轻易进入怀庆府,甚至南下中原。
    但蒙古鞑靼部落掠夺的本性,是千古不变的。
    他们对内也经常为争夺牧场大打出手。
    一些小部落如果不依附于大部落,很容易就会被吞并。
    吞并的下场会很惨。
    牛、羊、马、女人被抢走。
    男人和孩子只能做奴隶。
    蒙古人对将他们赶回草原的汉人,更是怀恨在心。
    冬日扰边,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今年。
    老天爷给他子民们分配的雨水量相当不均。
    浊河以南地区从夏季到秋季,下个没完没了。
    浊河以北,尤其是西北边塞这等半草原半沙漠地带,下雨的次数却屈指可数。
    春旱,牧草本就生长艰难。
    夏日高温,稀稀拉拉的草场又被晒死了大半。
    秋天,一年当中最适合给羊群贴秋膘的季节。
    如今别说贴秋膘了,往年繁茂的秋季牧场陆续传来的消息都不算好。
    牧民们不得不重新寻找新牧场。


章节目录



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十六楼看风景并收藏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