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婚对象大多还都是文官之女。
    主打一个才学与品行出挑。
    这些女子嫁进赵家后,几乎都要赔上自己的嫁妆,方能保障亲生的子女过上国公府该有的生活。
    现任侯夫人姜氏,祖父曾是国子监祭酒。
    当年刚及笄的她,一副工笔画重彩蝶恋花,就得了宫廷画大家的盛赞。
    舒展的眉目加上修长的身段,求娶之人也是踏破了门槛。
    谁知,这么一朵花骨朵就被邶文帝指给了赵牧云。
    从此,才女配莽夫。
    清流世家陪嫁的,多半都是古籍书画等物。
    这些古籍要放在外面市场上,价值千金。
    但,谁会卖掉传家宝?
    姜氏的才貌,确实让赵牧云很是迷恋了两年。
    后第三年侯府无婴啼。
    老侯爷急了。
    他急着抱孙子。
    还急着和夫人一块儿回商都养老。
    老侯爷当年是这般教导儿子的:
    “儿啊,咱宁阳侯府到了你祖父那一代,其实就只剩个面子光啦!你祖母与你母亲都不是精通俗务,为父之所以让你纳吴越倪氏女为贵妾,就是想要搭上千年世家这条线。”
    赵牧云:“所以,您老这是卖子求财?”
    老侯爷痛心疾首骂逆子:
    “侯府的日子再难能难到哪里去?朝廷已经有十几年没有给边城发过军饷了。
    咱们边城的驻军有四万多户
    ,兵力十万余人。
    这么多张嘴要吃喝,军田可是无法供给这么多粮食的!”
    赵牧云被骂得不敢吭气。
    他要做侯府的当家人,就得担负起该有的责任。
    自从倪姨娘进了侯府。
    边城的贺兰砚、滩羊二毛皮(羊羔皮)、枸杞和甘草等特产,已经随着倪家的商队卖去了江南各地。
    一年倒腾几次特产,大约能带来二十万两左右的收益。
    想要用来给十万边军发军饷,自是不够的。
    部分银钱会从江南直接买了米粮运回来,再平价卖给军属们。
    还有一部分用来给边军置办冬日的棉衣、皮靴,还有更新一些兵器之类的。
    所以。
    倪家这条商队的收益,对边城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哪怕赵睿这个庶长子是个纨绔。
    哪怕倪氏这个贵妾经常给主母使绊子。
    赵牧云夫妻,还真不能把这母子二人往狠里收拾。
    第110章 鞑靼人,无肥厚者也!
    宁阳侯府庶长子赵睿,在其父亲回家后。
    被侯府管家告知,他跪祠堂的时间又要延长了一天。
    倪姨娘得了心腹的通风报信,正打算跑到前院找宁阳侯撒泼求情。
    还没等她走到二门外,侯府大门就被紧急敲响了。
    有边军骑着快马来报信:“总兵大人,有数百骑鞑靼人突然出现在永宁县......”
    宁阳侯兼边城总兵.赵牧云,一骨碌从浴桶里站了起来。
    厉声问道:“来了多少人?可有与之交手?”
    “大人,应该不超过一千骑,他们在扫荡永宁县的铁匠铺子的时候,正好被县衙的巡检遇到了......”
    衙役自然不是这些鞑靼人的对手,白白丢了十几条人命。
    “还抢了什么?一并说了吧!”
    “他们出了铁匠铺子又去了几个酒楼,把酒楼灶房里的大铁锅都撬走了。”
    “嘶!”
    抢铁锅,可比抢粮和抢金银的后果严重得多。
    铁制品可以回炉,用来炼制兵器或铠甲。
    这就是,朝廷只让九个边关重镇一年只互市一次,且对大铁锅交易管控如此严格的原因。
    赵牧云迅速穿好衣衫,让亲兵给自己取来了火铳。
    “快,赶紧给我追上去!来了,就干脆给我留下来!让斥候好好查查,他们是从哪条道上冒出来的。”
    鞑靼人这个季节来扰边,多多少少有些个不正常。
    永宁县离怀庆府也就二十里路。
    鞑靼如果找了近道跑去永宁县抢铁锅,抬抬马蹄子也能来怀庆府。
    可别让人把老巢给端了!
    总兵大人头顶的警报器,即刻拉响。
    马腿跑得再快,也没有边军们五卫的烽火传信的方式快。
    离永宁县最近的宁卫边军骑兵。
    在鞑靼人跑到酒楼灶房撬锅的时候,就已经赶来了。
    鞑靼人比之汉人,面相还是相当有辨识度的。
    除了游牧民族特有的服饰,他们的脸很宽,颧骨很明显,单眼皮,头发胡子都比较稀疏。
    身形不过五尺二三(现代的一米六五左右),也没什么胖子。
    较之边军更为矮瘦!
    但他们眼里透露出来的凶光,是对汉人刻在骨子里的仇视。
    且,对上比他们数量多出一倍的边军,鞑靼人也是毫不畏惧。
    称得上,勇!
    额济纳土尔扈特部落年轻的首领,举起手中的弯刀:
    “巴特尔(勇士)们,为了带回这些珍贵的大铁锅,快杀死这些边军吧!”
    “杀!杀!杀!”
    宁卫的边军拍马迎敌。
    双方就把个永宁县主街当成了沙场......
    两刻钟后,赵牧云带着他的亲卫骑着快马赶来了。
    远远的就高喊:“人呢?人呢?”
    “报总兵,鞑靼人被我们砍杀了两百二十人,骑兵营正在追击。”
    “我军伤亡如何?”
    “亡一百八十一,伤九十二......”
    赵牧云很对这个数字很不满意。
    看躺地上的鞑靼人服饰,应该就是鞑靼部落的普通牧民。
    还不是什么正规军,就能伤了他们这么多人!!!
    半天时间不到。
    追击鞑靼人的骑兵营也发现了,额济纳土尔扈特部落在骏马山上挖穿的那一条密道。
    消息传回来。
    赵牧云肺都要气炸了,连夜下令:“既然军田都已经秋收结束,是时候加强训练了......”
    不提在那遥远的边城,因为鞑靼人跑来永宁县抢大铁锅,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陇山关口外奔跑的西域行商驼队,在奔跑回西京城的半路上就与流放队相遇了。
    看到身穿制服的衙役们,行商领队忍不住就前来告状。
    不仅痛叱了关军为匪的强盗行为。
    言语间。
    颇为激烈的自爆身份,称他们几人在西域某国也是贵族来着。
    这不是一起普通抢劫西域行商的小事,已经事关邶国与西域各国的和平。
    并表示,他们不会善罢甘休,一定要找安西府的知府大人讨要一个说法云云......
    叽里呱啦这么一大通,领队商人的同伙们更是神情愤慨,都把众官差们都听迷糊了。
    一开始,他们还以为陇山上有什么山大王。
    后来才听明白。
    竟然是陇山关隘的那些关军们,自导自演的抢劫大戏。
    他们先后与甜水关、函谷关、潼关的关军都打过交道。
    贪财,是统一印象!
    但发展到明目张胆打劫过往的行商,也是头一次听说。
    就,有些麻爪。
    “咋办?咋办?”
    “他们这是要造反啊!军籍是不想再要了。”
    “不是说北方好几个卫所七成的军户都逃了么?粮食不够吃,又不给他们发军饷,为了活命做出什么事来都不意外!”
    “他娘的,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真想当那山匪倒是跑远一些,把身上的那层皮子给脱下来啊!”
    “哼,兔子不吃窝边草是因为要把外头的草先吃了,留着窝边的草过冬!照今年的天灾与人祸,估计那些关军们都要饿死在家门口了!”
    “怕就怕,他们吃到抢劫的甜头,连我们都不放过......”
    只有光脚的才不怕穿鞋的。
    流放犯们确实没啥油水可刮。
    但他们不是还挣了点外快么?
    众官差摸了摸口袋里的小额银票,心有戚戚焉。
    两个头目自然是没法为商人们讨公道,给他们一再解释关于和府衙不属于同一个系统。
    相互没有辖制权。
    领队浑不在意冲他们摆摆手,然后招呼着和他同行的人,继续骑着骆驼往西京城奔去。
    臭乎乎的骆驼很快就跑没影了。
    流放队伍被迫中断了前进的步伐。
    两位头目商量了许久,最后找了左文康讨要主意。
    左文康想了半晌:
    “他们要是想拦路抢劫我们,我们肯定是打不过的。一个关口怎么着驻军也有一千上下。
    西域商人的一面之词,朝廷也没给他们下定论。
    流放犯杀关军能有什么好下场?
    再说了,以关军们对陇山的山形地貌的熟悉,我们就是想反抗也枉然。
    最重要的是,陇山关口是去边城的必经之路,我们根本绕不开也躲不过!”


章节目录



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十六楼看风景并收藏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