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震天雷
    为了万无一失的带回来这六十万石粮食。
    赵牧云也算是下了血本。
    不仅抽调了一万骑兵(包括三千火铳队)、一人两匹可换乘的马,还为他们此行准备了一样杀手锏武器。
    从大半年前流民开始闹事起,朝廷与地方府军都砸了不少银钱在各大军器厂搞研发。
    过年前。
    怀庆府府军器厂,就在前朝爆炸性火器震天雷的改良上,有了突破性进展。
    兵匠们用铁壳代替了前朝的瓷器外层,引信也较前朝也有所改进。
    震天雷的铁壳里除了铁钉、瓷器片,新增了一味毒药。
    如此一来,改良后的震天雷杀伤力比之前朝大上了数倍。
    现在唯一限制该震天雷量产的原因就是,铁壳里放的这味毒药相当难提炼。
    在运粮队出发之际,仅生产出了三千枚。
    自然全都被他们给带走了。
    次日卯初。
    一万多人两万匹马,由北门出发。
    赵牧云与左文康等人亲自前来送行。
    黑漆漆的夜里。
    甘明兰扭头望了一眼便宜男人站位的方向。
    夫妻俩昨晚说了半夜的话。
    都庆幸他有前世在女尊凤朝的那段经历。
    要是依着左文康这个原身的性子和能耐,是如何都照顾不了一个两个月的婴儿、五岁精力旺盛的大儿子的!
    甘明兰星眸璀璨:“还好你来了!还好有你在!”
    只这一句话,就让左文康胸口爱意满膛......
    女子也不能情长!
    搞事业的时候就该的撸起袖子,一门心思好好干!
    甘明兰语录。
    出发第一日,田玖将军就来了一个日行一百二十里!
    佘氏等人下马的时候,脸色惨白如纸。
    大腿内侧全都是火辣辣一片。
    这与以往在老家的庄子里骑马完全不同。
    要不是她们有那么大半年流放暴走的历练,估计半路上早就因体力不支从马背上摔下来了。
    就是这般,她们仍旧咬牙坚持、一声不吭。
    从出发到歇息也没有掉队。
    甚至在一日之内,只让啃了一顿干巴巴的胡饼和几口淡盐水,都没有任何怨言。
    田玖等人自然都将这她们的表现看在心里。
    第一天就对这些看起来不算强壮的医护队妇人,多了一丝的尊敬。
    能不能派上用场不知道,但她们的勇气和毅力确实够资格上战场。
    次日睁眼,又是一百二十里!
    佘氏等人的大腿内侧从红肿到磨破皮起血泡,屁股上的皮肉已经没了知觉。
    木木的。
    支撑不下去的时候,就喝上一口队长亲手调制的淡盐水。
    仿佛只要咬咬牙,就没有受不了的苦。
    女人在韧性方面,比起男人的可塑性要强得多。
    可能是他们这一行人的声势太浩大。
    也有可能是河东布政司的小股流民,还没有形成大势力。
    零星的小团伙远远的看到这一支急行军,都会躲得远远的。
    进入幽州布政司后,明显感觉到了变化。
    有不少百姓就站在路上打量众人,看他们的兵器装备,看他们的马。
    转头就热议开来:
    “火铳,他们有火铳!”
    “府军可没有这般齐整这般豪气的,应该是边军!”
    “不在守住鞑靼,跑来这儿来作甚”
    “你管他们来干甚,只管把消息传开就是了......”
    第154章 运不走的粮食
    比起河东布政司的黄土高原和山谷地貌。
    幽州就是一马平川的大平原。
    几个千夫长在歇脚的时候,对着人家的良田流口水:
    “幽州可真是个好地方,这里的泥土都是灰黑色的呢,比咱们的黄土肥多了!”
    “种麦子,这种黑土种麦子好滴很!”
    “难怪走了三天都没见到大波的流民闹事,幽州百姓的日子应还过得去。”
    “想闹也不敢闹的吧?渔阳城也有十万边军镇守着呢!”
    “幽州在数千年之前就是汉胡杂居之地,这里的人经过数代迁移,没有中原人根深蒂固的宗族观念,仗着身健尚武很喜欢搞窝里斗。”
    “原来如此,这样就很难形成像破军和义军那般的大势力!”
    “将军就是比我们这些大老粗知道得多!”
    “......”
    放马奔驰在平原官道上,日行可达一百五十里。
    终于在第十三天的下午,赶到海津镇。
    海津镇是一个靠近海边的渡口小镇。
    从汉唐时期的产盐小镇,逐渐发展成为了邶国重要漕粮转运中心。
    一万边军的到来,把整个小镇的人都惊动了。
    五十出头的倪氏商行的负责人,很快就从看热闹的人群里挤到了队伍跟前。
    大冷的天,他还在不停的擦着脑门上的冷汗。
    也挺不容易的。
    据他说,他领着倪氏商行的人已经在此地等了三个月。
    经过他的介绍。
    众人得知,海津镇有南北两个粮仓村。
    南仓是官府的常平仓。
    北仓是民用粮食仓。
    数月前,有身份不明的十多个地方势力,打开了南仓的所有常平仓,偷走了官府存放的粮食。
    北仓村,有八百多户人靠粮仓租赁和守护粮食安全为生。
    倪氏商行负责人接着道:
    “......北仓村人人尚武且实力不俗,一般人倒是不敢去这个村找事,但是也没有粮商能把粮食成功运离幽州布政司......”
    外地的粮商们运不走粮食。
    想转手给本地粮商,却遭到这些粮商联合起来砍价。
    砍得实在是太狠了。
    商人们岂能做这种亏本买卖?
    他们听闻千年世家倪氏最近在分枝,且旁支一系打算投资远在边城的总兵女婿。
    几大粮商商议过后,就拿出各家在海津镇北仓村储存的粮食,与倪氏商行置换了各自想要的资源。
    去年才被赵牧云借走了一百万两银子的便宜大舅哥,自是知道边城的粮食缺口的。
    有大军护送,他相信这些粮食能被赵牧云运回边城去。
    田玖:“......”
    来之前。
    赵牧云给的军令是,让他们从海津镇或者附近的州府寻几千个车夫帮架马车运粮。
    边军的责任就是沿路护卫。
    此时此景,他们哪里敢请人?
    就连倪氏商行的负责人都摇头:“幽州民风彪悍,请他们运粮只会往自家运。”
    田玖等人很是疑惑:“不是说,去年幽州得了大丰收么?”
    商行的负责人解释道:
    “幽州平原三成军田、五成地主世家,九成九的百姓只分得两成的地。
    就是因为去年大丰收,江南的粮食
    都跑到这里以高出市场价几倍的价格,买走了农人手里大部分的粮食。
    谁也不知道去年下半年到如今的粮价能涨成这个样子!估计好多农人家中的粮食,都撑不到春耕了。
    听说数月前,幽州龙盘山消失了几十年的一伙山匪又回来了!镇上的人都在猜,开常平仓的人里面少不了这一伙人。”
    今日只是暗偷。
    明日就会明抢!
    此地不宜久留!
    可要怎么才能将六十万石粮食弄边城呢?
    田玖邀请了甘明兰与八位千夫长一块出谋划策。
    “一辆马车最多能载五石粮,我们就是每人架一辆车都载不完。”
    “目标太大了,有心人只要在路上多给昂(我)们挖些坑,昂(我)们都不知道要耽搁多久,也不知晓要留下多少石粮,才能回边城。”
    “......”
    主意拿不出一个靠谱的来。
    摆在眼前的困难倒是很多。
    甘明兰没有看过邶国的舆图。
    轮到她发言的时候,她问起了邶国九边重镇的分布。
    田玖直接用手指蘸水,就在桌上给她画了一个大致的草图:
    “东起九连城、往西走就是离海津镇最近的渔阳城,然后是上谷、平城、偏关、过了偏关就到了我们怀庆府两镇......”
    甘明兰:“去年浊河以北的军田应该都是大丰收的!田将军,我们不如拿南仓的六十万石粮食与他们置换吧?”
    “甚?”
    字面上的意思大伙儿都听懂了,但理解上有壁垒。
    甘明兰指着渔阳城的方向问大家:
    “如果我们用海津镇北仓的这六十万石粮食,从渔阳城的粮仓换走五十八万石,你们认为渔阳城的总兵会不会愿意?
    以他们的实力,乘船从海路下来,三日就能走一个往返。幽州各方势力再强,也不能与十万渔阳边军抗衡。”
    置换一次,就能赚两万石粮。
    傻子才会拒绝的吧?


章节目录



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十六楼看风景并收藏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