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权有时候在门外听着,都不由的庆幸太上皇现在啥都不知道了,要不然不得跳起来,骂这个嘚瑟的儿子?
    哼!
    欺负太上皇的皇后早死呗!
    他在太上皇这里养老,日子倒是难得的安稳了。
    戴权很满意现在的日子,哪怕太上皇没了,按规矩,他可以进安乐堂,也可以凭着多年积累,回乡或者另外购置田产养老呢。
    没有那么多王爷在太上皇这里闹事了,他也不用担心老了老了,被人一刀抹了脖子。
    皇宫迎来了难得的安稳时期。
    算清了第一批净赢利的两万三千四百六十三两银子后,宝钗借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果断购买了内务府被抄硕鼠的一些产业。
    能落在他们手上的,都是优质资产。
    果然,不到两个月的工夫,秋粮一收,花出去的银子,就等于又收了回来。
    “娘娘,民以食为天。”
    宝钗再见皇后的时候,是要求开粮铺,“慈幼局的老老小小要吃粮,在各县开一家有官府背景的粮铺,不说解决慈幼局的全部吃喝,至少也可以解决三分之一。”
    在本地低买高卖,还省了长途运输的损耗。
    “慈幼局大点的孩子还可以去粮铺干活,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
    说到这里,她顿了一顿。
    薛家祖上,曾是皇家的耳目,这也是有银子拿的。
    “经心一点,从各地的账目上,也能看出当地的民生。”
    有灾无灾,一眼可见。
    这样就不怕某些官员为了他们所谓的政绩,欺上瞒下了。
    皇后常听皇帝吐槽一些政事,闻言忍不住笑了,“成,你写个折子上来,把所有的好处都罗列出来,回头找皇上朝户部要拨款。”
    啊?
    朝国库要银子。
    宝钗的眼睛忍不住亮了亮。
    她一直以为,她们的折子,只是给皇后的呢。
    没想到,不仅皇后会看,皇上也会看,甚至朝中的大人们都要看。
    “是!奴婢这就去写。”
    第359章 宝钗番外(二)
    百岁街薛家。
    薛姨妈时不时的就翻出自己六品安人的敕命文书,这是女儿给她挣的,可是皇后娘娘怎么会同意?
    因为想不通,她特意去找了大哥,大哥也积极帮她查了,她也终于知道,女儿是真的在皇后娘娘身边做事。
    她帮皇后弄了好多商队,那些商队有官府背景,还能低价拿到专供皇家的东西,把原先属于薛家的顾客都抢了好些。
    薛姨妈好想进宫,问问女儿,你是不是疯了?
    怎么能挖自己家的墙角?
    可是她进不了宫。
    想跟大哥重修关系吧,大哥却再也不见她了。
    薛姨妈知道是蟠儿又去找大哥了。
    她唯一回家的路,又被亲儿子堵了。
    薛姨妈捂着胸口,感觉好难受。
    她一心为儿女,可是儿子如今防她跟防贼似的,生怕她把家搬给了娘家。
    女儿……
    女儿进了宫,大概也是恨了她。
    要不然,怎么不顾老娘和哥哥,要帮着皇后抢自家的生意?
    “太太,大爷回来了。”
    同福进来的时候,看到她的样子,忙把脸上的喜色收了收,“大爷刚吩咐,给我们多加一个月的月例。”
    什么?
    薛姨妈的眉头一拢,忙站了起来。
    挣钱容易吗?
    以后的生意还不知道怎么样,蟠儿这样大手大脚可怎么得了?
    她瞪了同福一眼,就去找薛蟠了。
    外面下着雨,一场秋雨一场寒,薛蟠回家,也才换了衣服。
    “妈,您来的正好,我看上了一个姑娘。”
    什么?
    薛姨妈惊呆了。
    她一直没给儿子说亲,主要是想着借着王家和贾家,给他在高门择一个。
    “哪家的?”
    一时之间,她都忘了那多出的一个月月例。
    “谁给牵的线?姑娘的家世怎么样?有家人在官场吗?”
    “妹妹给牵的线。”
    薛蟠满脸喜气,“本人就在官场,就是前些日子,和妹妹一样,给亲娘请封了诰命的京城慈幼局冯女官。”
    薛姨妈:“……”
    这冯女官,她有点印象,听说是提早放出宫的,可再提早,也定然比蟠儿大几岁。
    怎么能说这样的人家?
    宝钗疯了吗?
    “我不同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懂不懂?这婚姻大事,怎么能由你们做主?”
    “……妈!”
    薛蟠把脸上的喜色收了些,“儿子倒是想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是儿子十八了,您想过给儿子娶妻吗?”
    “你个孽障!”
    不说这个,薛姨妈还不气,一说这个,她不由气疯了,一边捶他一边道:“我怎么没想过?要不是你得罪你舅舅……”
    “别跟我说舅舅。”
    薛蟠的声音比她吼得还大,不过站着并没有躲,由着他娘捶,“您还看不出来吗?人家就是抻着你,人家就是看不上你,人家把你当傻子一样哄呢。”
    “你你你……”
    薛姨妈捂着胸口,一副要倒的样子。
    “冯女官比儿子大三岁,”薛蟠扶住她,把她送到椅子上坐下,这才道:“她是皇上和皇后娘娘在潜邸的老人,娘娘喜欢她,皇上也记得她,这才早早放她出宫。”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妹妹为了给儿子牵这根线,都不知道使了多少人情,儿子今儿去相看了,很喜欢。”
    人家长得好,温柔又大气。
    站人家跟前,他都感觉自己配不上。
    “你……你怎么跟你妹妹联系上的?”
    薛姨妈想不通女儿怎么就能那么狠心,她这个当娘的还在呢,既然能往宫外送消息,怎么一张纸片儿也不给她。
    都说母女没有隔夜仇,她怎么就恨上她了呢?
    “沈夫人或者贾家谁进宫,只要碰上,妹妹都有信给儿子。”
    什么?
    薛姨妈震惊了。
    连沈夫人都给儿子带信?
    可是她对她……连见都不愿意见。
    “妈,您还不知道,妹妹前些天写了个折子,皇上还拿到朝堂上讨论了,最后户部的大人们还按妹妹所言,给批了好些银钱。”
    沈夫人告诉他的时候,语气里都带了欣慰。
    薛蟠好骄傲的,“妈,您不用担心家里的生意,除了前段时间有些乱外,最近闵健柏和蓉哥儿他们都帮我稳了下来。”
    他为什么不退学?
    当他真的好喜欢读书吗?
    他都念满了三年,完全可以退学了。
    可是他家已经从贾家搬了出来,妹妹又进了宫,他要是再退学,他们家就真完了。
    妹妹让他念着,只要他在那里一天,不管王家如何,铺子里的掌柜和伙计们,干什么都会有点顾忌,就算想要贪什么也不敢明目张胆。
    薛蟠深觉有理。
    而且父亲是儒商,病重去世前,每看他一次,就叹息一次。
    说不难过、羞愧是假的。
    在贾家族学被强制着读书,其实也挺好,至少他没完全落到最后一名。
    先生都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不求考功名,他也愿意在里面多学些东西。
    “那你知道你妹妹替皇后娘娘组了好多商队吗?”
    薛姨妈看着这个蠢儿子,只觉胸口闷痛。
    “知道。”
    薛蟠点头,“妈,这不是好事吗?”
    “这怎么是好事?”
    薛姨妈的头皮都要炸了,“她抢了我们家生意……”
    “妈~”
    薛蟠突然大声打断,“这世上什么人能把赚钱的买卖一网子打尽?没有娘娘的商队也会有其他人的商队。我们的商队组起来的时候,徽商、晋商里也有好些商队,往安南往蒙古。”
    他简直跟他妈说不明白。
    “有多大的本事,捧多大的碗。”
    这是闵健柏常跟他们说的话,“五个商队已经是我们家的极限了,再多您以为我们家还能安稳?”
    之前妹妹组商队的时候,凝翠轩那边读书的姑娘都投了点股。
    这事妹妹并没跟妈说。
    他们家的商队至今还能安安稳稳,多亏了林姑娘他们。
    “以后抢生意这种话,您可千万不要再说了。”
    他起身的时候,直接通知他娘,“还有,后天就是好日子,您帮我请官媒去冯女官家里提亲,她是皇后娘娘身边的人,和她一起共事,如今分散到各地的女官不知凡几,为了儿子,为了我们家,您可给我多上点心吧!”
    薛姨妈:“……”
    她还能说啥呢?
    她想反对,可是想想那冯女官的身份,又不敢了。
    真要反对了,以后宝钗在宫里还有好日子吗?


章节目录



[红楼梦同人] 红楼大当家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潭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潭子并收藏[红楼梦同人] 红楼大当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