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就正常的去安排接待?”
    老板都没意见,曾婷婷自然不适合继续说太多了。
    “也知会一下区里,看看刘天武要不要一起出席。”
    “这些来我们公司考察的团队,不少人也都是带着行政级别的。”
    “区里面也许会有主动协助接待的想法。”
    当了那么多年的老板,曹阳现在的觉悟也是非同一般了。
    有些事情,要是不好好的沟通,就容易生出事端出来。
    甚至让人感到没有受到重视。
    他自己又不可能每个接待工作都亲自参加,那他也不用干其他的事情了。
    ……
    就在南山集团开始接待一波波的碳纤维潜在客户的考察的时候,项长乐自然也是得到了消息。
    “阿阳,我觉得你们这个碳纤维材料,有很多文章可以做啊。”
    “把它单独出来成立南山碳纤维公司都是可以的。”
    “到时候你们不仅可以售卖碳纤维材料,甚至还可以生产一些碳纤维的零件和产品。”
    “比如钓鱼竿和高尔夫球杆之类的,也许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我们材料学院那边也很愿意去跟你们公司合作。”
    作为高精尖材料的代表,碳纤维的应用场景是非常广阔的。
    项长乐虽然不是搞材料的,但是只要是搞工业的,就不可能对材料什么都不懂。
    毕竟,不管是什么零件,都是需要使用材料来加工的。
    “老师,我觉得其实汽车学院那边,就完全可以跟汽车零件的生产和研究结合在一起,把碳纤维项目搞起来。”
    “到时候材料学院、汽车学院和南山碳纤维一起合作,把产学院一体化给搞起来。”
    曹阳自然很清楚项长乐会打电话给自己,肯定是有一些目的的。
    反正都是合作,跟自己不是那么熟悉的材料学院合作,不如把汽车学院也来进来。
    到时候这个功劳也有项长乐的一份。
    换一个角度看,项长乐也能帮助自己掣肘一下材料学院那边。
    对南山碳纤维来说,是一个好事。
    “这样也行,我等会跟材料学院那边聊一聊,然后专门过来找你们开个会。”
    听了曹阳的话,项长乐自然没有任何意见。
    碳纤维这个东西,虽然国内搞研发的不少,但是搞出像模像样成绩的却是不多。
    现在曹阳愿意带着他一起入场,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嗯,不过到时候我们的这个项目,不仅会跟岭南理工大学合作,北航那边也是有一个专门的合作研究。”
    “甚至跟中航那边,也有一些合作。”
    在正式展开合作之前,曹阳自然是要把话给说清楚。
    要不然到时候项长乐以为这是他们的独家合作项目,到时候心生芥蒂,那就不美了。
    “这个事情我已经听说了,碳纤维材料运用最多的地方本来就是航空航天领域。”
    “他们不找你们才奇怪了。”
    “到时候你们该怎么跟他们合作,就怎么合作。”
    “我们只要是把精力集中在汽车领域的运用,其他的领域我们不涉及。”
    很显然,项长乐对现在局面还是有清醒的认识。
    国内好不容易出了一个能够把高端碳纤维搞起来的企业,关联的厂家自然不可能当做没有看到了。
    只不过,东丽那些国际碳纤维大厂,估计就要郁闷了。
    原本他们可以用超高价格吊着国内的客户,以后这种好日子就一去不复返了。
    这样子的事情,以后肯定也会越来越多。
    第379章 南山集团一不小心又放了个卫星啊
    星辰汽车是第一家将碳纤维大量的运用在量产车型上的汽车公司。
    在此之前,碳纤维虽然很早就在自行车、f1赛车上面有了一些运用,但是要么车型太过特别,要么用量不多。
    这种车头车尾大规模使用的情况,还是第一次。
    就冲着这一点,业内的碳纤维厂家,就不可能不重视。
    华夏的碳纤维研究,起步不算很晚,但是高端产品的实力跟国外却是有比较大的差距。
    全球高端的碳纤维技术主要集中在日美少数企业手中。
    从研发实力、技术水平、销售规模考虑,主要为东瀛东丽、东瀛东邦、东瀛三菱丽阳以及美利坚赫氏、美利坚卓尔泰克和德意志西格里。
    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东瀛东丽和美利坚赫氏,它们几乎是最尖端的碳纤维技术代表。
    东瀛东丽经过多年发展,完善从上游原丝到下游复合材料设计制造整个产业链。
    主要从事纤维和织物、树脂和化学成品、it相关产品、碳纤维复合材料、环境和工程等业务。
    东丽成为巨头主要是接受英吉利技术后,初期绕路走民用市场,逐渐发展壮大。
    后面就实现多元化发展。
    如今东丽工业是碳纤维领军企业,产品为行业标准,2007年市占率43%
    而美利坚赫氏同样是全球领先的复合材料公司,开发轻质、高性能复合材料构件,产品广泛用于民用飞机、宇航、国防、一般工业。
    这两家企业,对华夏高端碳纤维的供应,完全就是“通知式涨价、赏赐式供给”。
    对于华夏国内任何有可能打破这种局面的情况,他们都是非常重视的。
    “社长,从目前我们的初步分析来看,星辰汽车使用的这些碳纤维材料,至少是达到了t400的程度,甚至达到了t700的水平也不奇怪。”
    东丽总部,正在进行一场特别的会议。
    星空跑车的宣传动作那么大,特别是在车身上面大量的使用了碳纤维材料。
    何种情况,他们想要不注意都难。
    “不可能啊!”
    “三个月市场部不是还报告说华夏国内的碳纤维产业,连t300都没有大规模的实现商业化生产吗?”
    “怎么现在就有那么大的变化了?”
    华夏一直都是碳纤维的一个大市场,需求很是旺盛。
    不管是钓鱼的渔具还是高尔夫球杆,亦或是羽毛球拍,都对高端的碳纤维有比较高的需求。
    但是到现在为止,别说是t1000这种目前全球最高端的碳纤维,就是t300这种水平的碳纤维,都还没有实现大规模的商业化生产,只是在实验室状态达到了这种水平。
    至于t400、t700这种高端产品,那完全就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
    特别是t1000,这种材料主要是用在军工上面。
    通过特殊途径买到一点点的话,也解决不了什么大问题。
    这个时候华夏突然冒出一家似乎实力很强的碳纤维厂家,他们能够不重视才怪了。
    “我们也在做紧急调查,看看他们是不是通过什么途径从海外大量的进口了相关的碳纤维材料。”
    “但是根据我们目前了解到的情况,大概率是南山集团自己旗下的公司已经具备碳纤维生产能力了。”
    “星空跑车上面使用的碳纤维材料,是他们自己生产的可能性最大。”
    近藤太郎现在也是充满了困惑。
    他已经非常重视华夏碳纤维企业的发展研究了,但还是出了意外。
    并且这个意外有点大。
    要是南山集团真的可以生产t700,甚至t800这种级别的碳纤维材料,那么对整个世界的碳纤维市场都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大家都知道的一个道理,一种材料一旦华夏厂家可以生产了,价格一定会暴跌。
    像是t700这种碳纤维,在华夏市场的售价现在是1000万一吨左右。
    这几乎是华夏厂家能够买到的最高端的碳纤维产品了。
    再高级的,你就是1亿元一吨,人家都不卖。
    “星空跑车已经正式上市,东瀛这边有没有售卖?”
    “应该有,星辰汽车主打的是全球同步上市星空跑车,在东瀛也有合作的经销商,不过数量应该非常的少。”
    “那还犹豫什么?直接去买一辆回来拆解,搞清楚他们的碳纤维水平到底怎么样了。只有摸清楚了他们的实力,我们才好制定下一步的方案。”
    对东丽来说,南山集团搞出来高端碳纤维,这就是一个晴天霹雳。
    他们从八十年代开始搞出了t300,之后又有t400、t700、t800和t1000。
    到现在已经吃老本吃了十几年了,一直都没有推出更高等级的产品出来。
    这个局面一旦被打破,对东丽来说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冲击。
    毕竟,国际上能够做高端碳纤维的厂家就那么几家,而价格做的最低的就是东丽。
    所以它们的市场占有率也是最高的。
    差不多的对话,也在美利坚赫氏那边发生着。
    几家公司都在购买星空跑车,为的就是第一时间获得南山集团的碳纤维产品的情况。
    虽然经过加工之后,碳纤维的有些性能会发生变化。


章节目录



重生99做汽车巨头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爱喝红茶的兔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爱喝红茶的兔子并收藏重生99做汽车巨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