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对着镜子用力做了几个深呼吸,随手扯下毛巾,胡乱擦了擦脸,方觉得平复,回到客厅,从沙发上捡起手机。
谈铮那头倒是没别的动静,不知是在等待她的回复,还是转头去忙别的事。祁纫夏定了定心神,决定趁此机会问点正事,便把今早李素兰的话复述一遍,想听听谈铮的意见。
【我觉得你妈妈说的对。】
祁纫夏:【为什么?】
谈铮:【如果你计划本科毕业即就业,四年里的实习经历当然很重要。但你准备读研,确实不必急于这一时,倒不如提前联系好导师,那才是你未来三年的老板。】
祁纫夏盯着他发过来的几句话,沉默着陷入思索。
一心一意争取名额时,她几乎没想太多关于未来的事,如今经他一说,她才有了些许实感。
原来,自己敲定的,是整整三年的方向。
谈铮任由她这头沉寂,没有作任何言语上的催促,直到祁纫夏郑重其事在对话框里敲下几个字:【谢谢,我会好好考虑的。】
*
午餐时间,祁纫夏懒得开火,去楼下的港式烧腊店随便解决了一顿。
再回到小区,却见狭窄的小路上停着一辆小面包车,几乎占了三分之二的通道,逼得过往行人只能从一米不到的通道中侧身通行。
面包车的车身贴了某家搬家公司的logo,祁纫夏没多想,对周围住户的搬迁早已见怪不怪。
不过等她走到自家单元门前,才终于觉出事情的不对劲:
搬家的那户……好像就是一楼的老头。
她在铁门边徘徊一会儿,没见着老头,倒是看见一个神采奕奕的中年男人,问过才知,他就是这房子的业主,也就是老头的儿子。
“您这是卖了房子?”她好奇地问。
“是啊,而且还碰上一个大财主!”
人逢喜事,话也变多,中年男似是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的经历,“这房子本来是买给我爸住的,没打算卖。谁能想到,就在上周,中介忽然来人,说是看中我这套房子,问我多少钱能出手。”
祁纫夏咋舌,“看中你的房子?”
中年男连连点头:“对啊,点名要我这套。说来也怪,我这房子从来没挂牌出去,不知道他们从哪里看来的。”
“所以你就卖了?”祁纫夏从未听闻如此匪夷所思的交易过程,不由得狐疑,“方便透露成交价吗?”
中年男说了个数。
祁纫夏眼皮跳了跳。
真是如他所说,碰上财主了。
这可真是稀罕事,她心想,难得有花钱那么不过脑子的主,也不知道究竟图什么。
中年男一面招呼搬家工人手脚再麻利点,一面和祁纫夏絮叨:“我那买家好像也挺着急,说是有东西想挪进来,催我快点搬空。本来我也挺不乐意,毕竟我家老爷子还住着呢,但是想想银行户头上的钱……”
他嘿嘿笑出声,“那不就得尽快嘛!总不能让人家等着不是?”
祁纫夏失笑,附和着说是。
上楼回家的途中,她仍能听见中年男指挥工人搬东西的声音,内心不觉对那位素没谋面的买主产生了感激。
这笔匆忙的交易,倒是无形中纾解了她的困境。
拿出钥匙准备开门时,祁纫夏手上动作突地一顿。
不知为何,她的眼前晃过了那天晚上,谈铮倚着楼下路灯抽烟的影子。
难道和他有关么?
祁纫夏怔着,久久没动。
--------------------
算是过渡章,主要为接下来的情节做铺垫,fine
另:幸福的周末码字时光又要过去了(爆哭),我恨周一
第十八章
==================
暑热炎炎,敦化南路的祁家却很是清静。
祁越八月下旬就要去国外继续读书,祁辰九月开学,两兄弟商议着,趁这个暑假好好出去玩一趟。
目的地最终定在格陵兰岛。
自从他俩踏上旅途,赵瑞仪的担忧便没有一刻断绝。她隔几分钟就要打开当地新闻,查看是否有什么异常事件发生。电话更是一天三通,早中晚各一。
赵瑞仪的熟识姐妹见她如此,苦口婆心地劝:“孩子早晚都要长大,都有离开家庭的那一天,你这样不放心他们,也不想想将来该怎么办?”
“那可是北极圈!”赵瑞仪反驳,“他们将来离我再远,也不可能远到北极去。哎呀,我早就和越越说了,辰辰还没有成年,怎么去得了那么远的地方?等他们回来,我非要好好训他们一顿不可!”
姐妹见劝说无果,干脆落实到行动,接连几天攒局,强行把赵瑞仪从家里拉出来打麻将。
她们这个圈子里,基本都是企业老板的太太,因为家中生意相识,结伴去消遣,旧人介绍新人,久而久之,形成了等闲人融不进去的小圈子。
邀请赵瑞仪出来的,是黎川当地一位珠宝商的续弦妻子,比赵瑞仪小十五岁,一口一个“瑞仪姐”叫得亲热。
此次聚会,正在她家中,一间装修典雅的偏厅,最中间位置摆了一张麻将桌,坐得四角齐全。
“瑞仪呀,孩子们都大了,你也该把心思放回自己身上。”
一位年长的旗袍妇人不疾不徐地摸牌,对赵瑞仪循循善诱,“年轻人嘛,就是要敢出去闯闯才好,难不成将来龟缩在家里,事事都等着有人安排么?”
赵瑞仪从鼻子里冷哼一声:“我们又不是安排不起。说句难听话,出生在我们这样的家庭,如果还要让孩子和穷人家一样拼来拼去,那也是白投了这个胎。”
珠宝商夫人瞟了眼自己手中的牌,笑吟吟道:“敏华姐怎么一直不说话?难道是你今天的牌格外好,藏在心里偷偷高兴吗?”
被叫做“敏华姐”的长裙女人终于抬头,露出的却是苦笑:“你就别拿我打趣了,最近运气和我无缘。”
其余三人齐齐问道:“发生什么了?”
长裙女人愁眉不展:“公司效益不太好。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客户流失得厉害,订单量已经连续两个月下降了。”
赵瑞仪道:“做生意,时好时坏是常有的,想办法降本增效就是了。哎,敏华,你们家公司底下不是好几个厂子么,那么多人,挑一批年纪差不多的裁掉,总能省点吧?”
王敏华:“前些日子已经让人事着手去办了。你别说,这么算下来,确实是不老少一笔钱。”
刚才那旗袍女人闻言,抬头问道:“专裁老员工,是不是有些薄情了?他们现在出去,可难再找到好去处。”
王敏华睨她一眼:“琳姐,咱们是做生意,又不是做慈善。再说了,你是不知道,有些老员工年龄大事情多,坐办公室也能晕倒,太影响效率了。要是手底下的员工有样学样,一天晕那么两三个,我们的厂子还办不办了。”
赵瑞仪稀奇道:“还有这种事?”
王敏华连连诉苦:“可不是!简直太滑稽了。听说那个员工还是个单亲妈妈,女儿正在读大学,就是因为她家里的情况,第一批裁员的时候才没波及她。”
赵瑞仪盯着面前一张九筒,若有所思。
谈铮那头倒是没别的动静,不知是在等待她的回复,还是转头去忙别的事。祁纫夏定了定心神,决定趁此机会问点正事,便把今早李素兰的话复述一遍,想听听谈铮的意见。
【我觉得你妈妈说的对。】
祁纫夏:【为什么?】
谈铮:【如果你计划本科毕业即就业,四年里的实习经历当然很重要。但你准备读研,确实不必急于这一时,倒不如提前联系好导师,那才是你未来三年的老板。】
祁纫夏盯着他发过来的几句话,沉默着陷入思索。
一心一意争取名额时,她几乎没想太多关于未来的事,如今经他一说,她才有了些许实感。
原来,自己敲定的,是整整三年的方向。
谈铮任由她这头沉寂,没有作任何言语上的催促,直到祁纫夏郑重其事在对话框里敲下几个字:【谢谢,我会好好考虑的。】
*
午餐时间,祁纫夏懒得开火,去楼下的港式烧腊店随便解决了一顿。
再回到小区,却见狭窄的小路上停着一辆小面包车,几乎占了三分之二的通道,逼得过往行人只能从一米不到的通道中侧身通行。
面包车的车身贴了某家搬家公司的logo,祁纫夏没多想,对周围住户的搬迁早已见怪不怪。
不过等她走到自家单元门前,才终于觉出事情的不对劲:
搬家的那户……好像就是一楼的老头。
她在铁门边徘徊一会儿,没见着老头,倒是看见一个神采奕奕的中年男人,问过才知,他就是这房子的业主,也就是老头的儿子。
“您这是卖了房子?”她好奇地问。
“是啊,而且还碰上一个大财主!”
人逢喜事,话也变多,中年男似是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的经历,“这房子本来是买给我爸住的,没打算卖。谁能想到,就在上周,中介忽然来人,说是看中我这套房子,问我多少钱能出手。”
祁纫夏咋舌,“看中你的房子?”
中年男连连点头:“对啊,点名要我这套。说来也怪,我这房子从来没挂牌出去,不知道他们从哪里看来的。”
“所以你就卖了?”祁纫夏从未听闻如此匪夷所思的交易过程,不由得狐疑,“方便透露成交价吗?”
中年男说了个数。
祁纫夏眼皮跳了跳。
真是如他所说,碰上财主了。
这可真是稀罕事,她心想,难得有花钱那么不过脑子的主,也不知道究竟图什么。
中年男一面招呼搬家工人手脚再麻利点,一面和祁纫夏絮叨:“我那买家好像也挺着急,说是有东西想挪进来,催我快点搬空。本来我也挺不乐意,毕竟我家老爷子还住着呢,但是想想银行户头上的钱……”
他嘿嘿笑出声,“那不就得尽快嘛!总不能让人家等着不是?”
祁纫夏失笑,附和着说是。
上楼回家的途中,她仍能听见中年男指挥工人搬东西的声音,内心不觉对那位素没谋面的买主产生了感激。
这笔匆忙的交易,倒是无形中纾解了她的困境。
拿出钥匙准备开门时,祁纫夏手上动作突地一顿。
不知为何,她的眼前晃过了那天晚上,谈铮倚着楼下路灯抽烟的影子。
难道和他有关么?
祁纫夏怔着,久久没动。
--------------------
算是过渡章,主要为接下来的情节做铺垫,fine
另:幸福的周末码字时光又要过去了(爆哭),我恨周一
第十八章
==================
暑热炎炎,敦化南路的祁家却很是清静。
祁越八月下旬就要去国外继续读书,祁辰九月开学,两兄弟商议着,趁这个暑假好好出去玩一趟。
目的地最终定在格陵兰岛。
自从他俩踏上旅途,赵瑞仪的担忧便没有一刻断绝。她隔几分钟就要打开当地新闻,查看是否有什么异常事件发生。电话更是一天三通,早中晚各一。
赵瑞仪的熟识姐妹见她如此,苦口婆心地劝:“孩子早晚都要长大,都有离开家庭的那一天,你这样不放心他们,也不想想将来该怎么办?”
“那可是北极圈!”赵瑞仪反驳,“他们将来离我再远,也不可能远到北极去。哎呀,我早就和越越说了,辰辰还没有成年,怎么去得了那么远的地方?等他们回来,我非要好好训他们一顿不可!”
姐妹见劝说无果,干脆落实到行动,接连几天攒局,强行把赵瑞仪从家里拉出来打麻将。
她们这个圈子里,基本都是企业老板的太太,因为家中生意相识,结伴去消遣,旧人介绍新人,久而久之,形成了等闲人融不进去的小圈子。
邀请赵瑞仪出来的,是黎川当地一位珠宝商的续弦妻子,比赵瑞仪小十五岁,一口一个“瑞仪姐”叫得亲热。
此次聚会,正在她家中,一间装修典雅的偏厅,最中间位置摆了一张麻将桌,坐得四角齐全。
“瑞仪呀,孩子们都大了,你也该把心思放回自己身上。”
一位年长的旗袍妇人不疾不徐地摸牌,对赵瑞仪循循善诱,“年轻人嘛,就是要敢出去闯闯才好,难不成将来龟缩在家里,事事都等着有人安排么?”
赵瑞仪从鼻子里冷哼一声:“我们又不是安排不起。说句难听话,出生在我们这样的家庭,如果还要让孩子和穷人家一样拼来拼去,那也是白投了这个胎。”
珠宝商夫人瞟了眼自己手中的牌,笑吟吟道:“敏华姐怎么一直不说话?难道是你今天的牌格外好,藏在心里偷偷高兴吗?”
被叫做“敏华姐”的长裙女人终于抬头,露出的却是苦笑:“你就别拿我打趣了,最近运气和我无缘。”
其余三人齐齐问道:“发生什么了?”
长裙女人愁眉不展:“公司效益不太好。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客户流失得厉害,订单量已经连续两个月下降了。”
赵瑞仪道:“做生意,时好时坏是常有的,想办法降本增效就是了。哎,敏华,你们家公司底下不是好几个厂子么,那么多人,挑一批年纪差不多的裁掉,总能省点吧?”
王敏华:“前些日子已经让人事着手去办了。你别说,这么算下来,确实是不老少一笔钱。”
刚才那旗袍女人闻言,抬头问道:“专裁老员工,是不是有些薄情了?他们现在出去,可难再找到好去处。”
王敏华睨她一眼:“琳姐,咱们是做生意,又不是做慈善。再说了,你是不知道,有些老员工年龄大事情多,坐办公室也能晕倒,太影响效率了。要是手底下的员工有样学样,一天晕那么两三个,我们的厂子还办不办了。”
赵瑞仪稀奇道:“还有这种事?”
王敏华连连诉苦:“可不是!简直太滑稽了。听说那个员工还是个单亲妈妈,女儿正在读大学,就是因为她家里的情况,第一批裁员的时候才没波及她。”
赵瑞仪盯着面前一张九筒,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