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叹,人生际遇之玄奇。
    就在李纨辗转思量之时,忽地外间传来小丫头的声音,“奶奶,珩大爷过来了。”
    “兰哥儿,你珩叔过来了,随为娘去迎迎。”李纨面上一喜,轻声唤道。
    “哎。”贾兰连忙应了一声,放下了手中的书,眉清目秀的小脸上,同样见着喜色。
    他方才饿了有一会儿了,闻着饭菜香气,只觉腹中饥渴,眼冒金星。
    可算是来了……
    李纨与贾兰出了厢房,立身在廊檐下,见着提着灯笼的碧月身旁那身形颀长、丰仪俨然的少年,唤道:“珩兄弟,你过来了。”
    一旁的贾兰,近前小大人一般,拱手唤道:“珩叔。”
    贾珩见到迎至廊檐下的母子二人,点了点头,致歉道:“让嫂子久等了。”
    听到“嫂子”称呼,李纨怔了下,旋即反应过来,素雅秀美的玉容上笑意不减,轻声道:“也没多久,也就一会儿。”
    贾珩转而看向贾兰,笑道:“兰哥儿,看着比上回个头儿又窜了窜,几乎几天一个样。”
    贾兰有些不好意思。
    寒暄着,进入厅中。
    依然是外厅内厢的格局,厅以两架屏风隔断,轩敞雅致,布置桌椅,坐北朝南的墙壁下,长条几上,悬着中堂画。
    两侧高几上摆放青花瓷的花瓶,四周墙壁挂着几幅字画,贾珩没有多看,在一张楠木靠背椅上落座下来。
    素云奉上香茗。
    李纨笑了笑,道:“原来为兰哥儿学业上的事儿,一直想请珩兄弟一个东道儿,只是珩兄弟忙于公务,也就这几天过年,终于得了空暇。”
    贾珩道:“嫂子太客气了,兰哥儿是我族中的读书种子,将他培养成材,也是我这族长所愿。”
    这都是公式化的说法。
    说着,贾珩看向一旁的贾兰,关切问道:“兰哥儿,四书五经读到哪儿了。”
    贾兰不敢怠慢,声音脆生生,道:“珩叔,现在已读到孟子了。”
    贾珩点了点头,道:“学堂里有没有说什么时候下场科举?”
    贾兰闻言,脸上就有几分腼腆,偷瞧了一眼自家母亲,低声道:“老师说,只怕还得二三年呢。”
    贾珩笑了笑,宽慰道:“那就慢慢学,不急,你年纪还小。”
    而后,又询问着贾兰在学堂中的情况,与同学间的关系,饮食起居。
    李纨浅笑盈盈,娴雅而坐,也不插话,静静看着叔侄二人叙话。
    “奶奶,菜肴都准备好了。”这时,素云低声道。
    “珩兄弟,你看要不先用饭?等会儿不然菜都凉了。”李纨玉容顿了顿,只得打断叔侄二人的叙话,柔声道。
    贾珩笑了笑道:“是了,估计兰儿都饿坏了吧,嫂子下次也让兰儿吃点儿东西垫垫。”
    说着,起身,随着贾兰与李纨进入小厅。
    只见圆桌上,摆放着各式菜肴,满满当当。
    贾珩道:“嫂子,这太丰盛了。”
    李纨神色略有几分局促,轻轻笑了笑,道:“家常便饭,难言珍馐,让珩兄弟见笑了。”
    素云在一旁笑道:“大爷,这是我们奶奶亲自下厨做的呢。”
    贾珩面色一整,道:“嫂子……太过费心了。”
    李纨闻言,瞥了一旁的素云一眼,轻声细语道:“你别听这丫头多嘴多舌,也就做了几个菜,也不知珩兄弟吃不吃得惯。”
    李纨有时候担心自家儿子饮食不周,尤其是贾兰去了学堂后,每次假期回来,李纨都会下厨炒几个菜,原本生疏的厨艺,倒也渐渐练了出来。
    在李纨的招呼下,贾珩在圆桌旁落座,净罢手,拿起筷子。
    一旁的丫鬟素云就上前低头斟酒。
    李纨解释道:“珩兄弟,有菜无酒,总归少了许多。”
    贾珩笑了笑,说道:“其实,我不大饮酒,还是如往常随意一些就是了。”
    李纨点了点头,道:“原不劝酒,只是预备着,珩兄弟看能喝多少就喝多少。”
    话虽如此说,但其实也不大想让对面少年喝酒,否则真的醉倒于此。
    贾珩看着拿着筷子,似不怎么夹菜的贾兰,不由失笑道:“兰哥儿,你若饿了,吃着饭就是。”
    贾兰“嗯”了一声。
    贾珩拿起筷子,夹了一筷子青菜放在贾兰碗里,轻声道:“兰哥儿多吃些,正在长个子的年龄。”
    “多谢珩叔。”贾兰道了一声谢。
    李纨见着这一幕,面上带笑,拿起筷子道:“珩兄弟也用饭罢。”
    贾珩也低头用着饭菜,与李纨一同用饭,纵是话题,也基本都围绕在贾兰身上,旁的也不好延伸,这本身也是李纨宴请的用意。
    待用罢饭,贾珩与李纨品茗叙话,贾兰则拿着毛笔在一旁书写着。
    “嫂子,伯父现在可还在金陵国子监?”贾珩端起手中茶盅,问道。
    “父亲两三年就致仕了,现在金陵别居,年前还来了一封书信。”李纨轻声道。
    贾珩点了点头,开口道:“我瞧兰儿天资聪颖,勤勉刻苦,如能好好在科举这条路上走,想来咱们族里也能出个状元、翰林什么的。”
    李纨闻言,心头也有几分喜意,但口中却道:“翰林不敢指望,兰哥儿他能中个进士,我也能给他去了的父亲有所交待了。”
    贾珩闻言,笑容敛去,郑重道:“珠大哥是可惜了,原也是文华种子,唉……”
    李纨玉容同样现出哀戚,轻轻叹了一口气。
    贾珩也不好多说,而是重又落在贾兰身上,说的道:“嫂子放心就是了,兰儿如往科举路上走,族里肯定是支持的,我也会上心。”
    李纨闻言,也回转心神,看向对面的少年,道:“多谢珩兄弟了。”
    她其实还担心,因为她婆婆与这位珩大爷不对付的缘故,再妨碍到她家兰儿头上,不是说打压,就是说不照顾,扶持族里其他庶出子弟,冷落她家兰儿,她……
    贾珩又与李纨叙了几句话,看了一眼天色,轻声道:“嫂子,天色不早了,你和兰哥儿也早些歇着罢,兰哥儿也别让他熬夜熬得太久了,把眼睛熬坏了,不是闹着玩儿的。”
    李纨闻言,转眸看了一眼贾兰,而后起身,看向对面的少年,道:“嗯,那我送送珩兄弟。”
    贾珩面色顿了下,道:“不用送,给我盏灯笼就成了。”
    下次出来,他应该随身提着灯笼。
    李纨还是送到廊檐下,望着贾珩的灯火消失在回廊拐角处。
    及至贾珩离去,李纨折身返回厢房,看着倏然又变得空荡荡的屋子,将冷冷清清的念头从心底驱散,抿了抿唇,看向一旁的贾兰,近前,在一旁看着自家儿子书写。
    “兰儿,歇着罢,别熬坏眼睛了。”想起方才少年所说的话,李纨轻声开口道。
    贾兰“嗯”了一声,将毛笔放在一旁。
    他下午到现在已写了七八篇大字了,写得手臂酸痛。
    这时素云、碧月款步过来,将笔墨收好。
    “奶奶,该歇着了。”这时,素云低声道。
    “嗯。”李纨轻轻应着,来到梳妆台前,在素云以及碧月的侍奉下,将头上的发簪取下,发髻松开。
    李纨看着镜中倒映着那张韶华渐去,绮韵全无的脸蛋儿,抬眸看向轩窗外的夜色,幽幽叹了一口气。
    冬夜从来漫长……
    第402章 善始善终
    却说贾珩这边儿,返回了宁国府,只见内厅灯火还亮着。
    会芳园原已散了戏,贾母热闹了一天,神思疲倦,遂先回了西府歇息,而凤姐见时辰还早,就与秦可卿还有刚来的尤二姐、尤三姐在府中顽闹。
    当然,许是潜意识地不想回去面对凉衾孤枕。
    “奶奶,大爷过来了。”宝珠入得厅中,轻声唤道。
    众人忙停了手下活计,抬眸望去,只见一个少年入得厅中。
    秦可卿连忙起身迎去,柔声道:“夫君。”
    尤三姐同样看向那少年,将手中的一张骨牌放下,起得身来,白腻脸蛋儿上见着如桃蕊的艳丽。
    尤二姐扬起一张静美的玉容,看向贾珩,秋水明眸,楚楚动人。
    贾珩朝二人点了点头,看着满堂珠翠,彩绣辉煌,目光落在娇妻脸上,问道:“老太太她们都回去了罢?”
    秦可卿道:“回了,夜里也冷了。”
    凤姐笑了笑,看着少年问道:“珩兄弟,一下午没见着珩兄弟,怎么这时候才回来?”
    贾珩落座一旁的椅子上,道:“不大听戏,就四下转转。”
    而后,看向几人,说道:“你们抹骨牌罢,等会儿我去书房看会儿书。”
    几人重又落座,都一旁少年在侧,倒也不觉得异样。
    凤姐拿着一张骨牌,看了一眼,打了出去,妩媚的瓜子脸上见着笑意,问道:“珩兄弟,乌家的事是怎么处置的了?”
    贾珩端起茶盅,呷了一口,道:“案子都结了,侵占两府的庄田利银,也会陆续追缴回来。”
    凤姐打出一张牌,状似随意地说道:“也不知能有多少银子?”
    贾珩摇了摇头,说道:“这个说不了,可能有几十万两罢。”
    凤姐闻言,心头一喜,又是几十万两银子,这可比将钱拿出去放印子钱强多了。
    “珩兄弟,上次说的那桩事?”凤姐心思活泛起来,轻声道。
    贾珩道:“修园子的事儿?我回头和二老爷他们说说。”
    如果是要复刻大观园,估计还要请山子野设计。
    随意说着话,贾珩问道:“怎么这几天没见琏二哥?”


章节目录



红楼之挽天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林悦南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林悦南兮并收藏红楼之挽天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