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早该这般。
    衙役在心里狠狠唾弃,指挥大家伙继续搬。
    弃车保帅,大失其财,柳府里联系不到牢狱中的老爷,眼见沈大人真的正儿八经查起这些年的案子,心里的慌张涨潮一样。
    府里人一合计,说沈大人不正为着东边土里种什么为难么,咱们做个孝顺样子——正所谓,拿人手短。
    一心捞人的柳府人显然忘了,他们囤积的这一批东西也不是正经买卖。
    一箱又一箱药苗搬上车,掌柜的肉眼看,心里却觉得车轮都有半尺陷在土里面。
    大亏耗啊......
    眼在哭,嘴在笑的对上眼在笑,嘴上感慨的,注定只能眼睁睁看着原本打算用来打发横财的货物悠然远去,心里哀哭不止。
    而到了东边,那边的州牧大人就表里如一许多,眼在笑,嘴在笑,心里更是大为欣慰,止不住地夸。
    夸的当然是药苗的好,柳大人的案子越查越清,林言没心思给他在这会做面子。
    “虽说晚了些,可幸好淮越气候在此,冬日也不忌惮长苗芽。”
    刚运来的草药苗被很快分发下去,淮越的百姓都熟悉当地特殊的药材,如何种植根本不需要有谁指点。
    仿佛已经看到田里生了作物,作物又给当地人换来饱暖的将来,林言唇角的笑压不下去,瞬间打落的痴肥的虫子也变得顺眼起来。
    再容许你们喧嚣几天。
    林言看着地上的虫尸,眼神几乎称得上和蔼。
    第160章
    预防备杨家小事
    杨芷生在淮越,已经很习惯这里的冬天。她透过窗沿捻起一片还湿润的叶子,那上面的冰冷激得她打一寒颤。
    “姐姐?”杨俨抬起头,不安亦不解。
    “没事,只是听说东边那边刚栽下药苗,这会也渐渐冷下来,我怕......”一不留神说多,杨芷咬一下自己左侧的腮肉。只是抬起头来却发觉弟弟正直直盯着自己,手下还未写完的字帖上已经晕开一个大大的墨团。
    “俨儿?”杨芷看着还能看清的几个字,不自觉皱眉道:“你最近搜罗了些好多平公的字......从前临广昌公的字不是很好么?”
    “姐姐觉得平公的字不合适么?”杨俨素来是乖巧的孩子,这一次却没有直接回答姐姐的问题。他低头看一眼已经被废弃的字,懊恼地将这无用的废物揉成一团。
    纸团砸在地毯上没有声响,只滚过几道阴影,最终反而又落到姐姐眼前。
    她拾起纸团展开,本就不利落的横撇竖捺本如水纹,却被人为地揉作顽石一般。
    “倒没什么不合适的......”杨芷喉间哽住,她的睫毛颤抖几下,好似辩解般道:“只是沈大人不也说了——你这时候练广昌公的字会更好些?”
    白粉墙,红窗格,杨芷的屋子是当年母亲还在时的摆设,这几年她都舍不得更改。可是这会外面的阴影一点点生长过来,锋利的边角转换,好像不熟练的厨子,犹豫着要怎样把案板上的鱼肉切割开。
    杨芷没有见过未经处理的鱼肉,她所能想到的只有白瓷残片,碎裂处被阴影填满。而杨俨也在这一声之后垂下头,不做声地又铺上新的宣纸。
    落笔的第一个字依旧是不熟练的平公字体。
    “俨儿!”
    贴身嬷嬷的声音还响在院子里,笑着,说着。
    “俨儿,你是不是......”杨芷看着弟弟的发旋,心一狠道:“你这样效仿沈大人,不会是想拜沈大人为师吧?”
    她这声的情绪外露,杨俨颊上一红,羞赧之余竟有气恼。
    “姐姐,你这样质问我是什么意思?我喜欢的平公字体,不能么?!”他声音拔高,继而又恐怕被人听到,捏着耳朵强压下来。
    这便是承认了......
    杨芷一时说不清自己应当有怎样的感受——弟弟上进她自然欢喜,只是,只是若她直觉便知道弟弟目的不纯呢?
    “这,这不是挺好么,姐姐。”杨俨把写废的一张拿开,再新启的一张却落不下字去。于是索性搁下笔,认真道:“若是能成为沈大人的弟子,可比去金陵的学堂要好上许多。”
    “沈大人还不到收徒弟的年纪呢。”杨芷咧一下嘴,低声道:“再则,现今淮越里许多事都要他操劳,怎么还有余心教导弟子?”
    “可是沈大人修建学堂——不,即便是名义上得几分教导的情谊,之后也能轻易许多。”他掰掰手指,认真道:“将来去到京城——”
    “这些话,是谁教你的。”
    杨俨的话被打断,他抿抿嘴,没有再去看他的姐姐。杨芷见他
    这般,又探身拾起那废弃的纸,刻意整改的字体比原先更潦草十二分。
    “没有谁这样教我......”杨俨把那张纸夺过来,又揉皱了丢在一边:“只是姐姐,你不会真的想一辈子待在淮越吧?”
    ‘你弟弟只比你小一年,这里面的干系,他未必就懵懂’。
    这话是林夫人当初劝解她的话,这会从心里钻出来,却如方才的寒水般叫她周身一颤。
    “可沈大人也说,你练广昌公的字更合适些......”边角锋利的阴影盖过来,杨芷此时只得这般一遍遍地念。
    太阳在烧灼中越变越小,杨治中回来的时间不早不晚。他沿着自家长廊向前,看着昏暗被夕阳点得半边着火——这会院子里倒静,他暗暗想——看来今天二丫头没又黏着她姐姐在外面玩。
    他没有急着去见三个孩子,先安心在书房把今日事整理一番。再出来时太阳偏西,墙沿披红挂彩,好像砖瓦生出新的枝丫,也像......
    像正生长着的药苗。
    最后一抹霞光先在杨治中的脸上圈出太得意的笑脸。
    冬天的太阳总是落得快,炫目的光彩虽只一刹那,但到底留下不复从前寒冷透彻的夜晚。晚饭上桌时外面已经一片漆黑,杨治中看着孩子们过来,笑一笑,又皱眉头,奇怪长子长女今天怎么没走在同一边。
    政务上的事按说不跟孩子们讲,可杨芷常去州牧府,得了夫人喜欢,偶尔还反过来跟父亲多说一些。只是杨芷今日寡言,杨治中奇怪,不由问道:“芷儿,若是身上不舒服,就叫大夫来看一看。”
    杨芷已经习惯操持杨府事,与父亲说话时,便不怎的敬畏胆怯。她盯着桌上餐食半响,尤其多看一眼弟弟只吃一口的饭。
    “父亲,我看近日总是多寒露,担心东边......”
    “这种不是你小孩子家该关心的事。”杨治中失笑,嘴上说着‘小孩子’,却还是为着自己高兴,又因为这边只他们一家四口,便忍不住多谈几句。
    “不必担心,沈大人分发药苗前特地跟许多踏实的老农取经,这样一点寒露耽搁不了什么。”他这般说着,嘴角的弧度遮掩不住,连着胡子都飞起来:“等到真正冬天反而好——到时候旁的地方都断,反倒是咱们淮越能多少长出些粮食来。”
    这话说不出是怅然还是释怀,杨治中在淮越多年,看过太多缺衣少粮的冬天。
    “沈大人心思这样细,只怕日常要更忙吧?”
    “何止——”杨治中刚想说什么,却忽然想起沈大人今日临别时的吩咐,暗道自己上了年纪管不住嘴,咬一下左侧腮肉,嘱咐儿女安心用饭。
    ——原本想借父亲之口敲打弟弟几句,可仔细想想,更多事总不好更多透露。杨芷无意识叹一口气,依照父亲的话沉默用餐。
    一口饭吞下去,沉甸甸。
    不管是有人教唆,还是弟弟自己起了这样的心思,杨芷都不打算放任下去。
    若是与父亲直说......
    眼前的烛火影子跳跃,杨治中把沈大人嘱咐‘紧盯南地’的疑惑压盖,只满意地看着孩子们的和睦。而杨芷看着弟弟特意分过来的她爱吃的东西,原本就堵在胸口的饭更似铁块。
    也许......也许反而可以和林夫人商量些?
    第161章
    钩织成网织作网
    惯常说起冬天,便先想到大地作了冬雪的驿站,寒风又做了驿站的小官。而淮越的驿站惯是花房,真正的人间小官喝一口茶水,望着天边一道裂口样的黑云发怔。
    冬天给淮越的改变大约只是白昼变得短,黑夜变得更加深远。
    年纪大些的那个舒舒服服伸个懒腰,看年纪小的那个紧张兮兮望着南边,笑道:“怕什么?州牧让咱们盯着南边,也不过是因为南边蛮族进犯——那边现今是秦家守着,秦家的将士素来英勇。”
    “万一呢?”年纪轻的小官头一次当值,他扶一把额头的帽子,嘟囔道:“虽说咱们不是边境的将士,可万一有什么异动——”
    紧接着,他声音高亢些:“我就是拼死也不会投降与蛮人!”
    “孩子心气。”老官笑岔了气,捂着下腹哎呦哎呦一通,半响才道:“怎么这会这样紧张呢?”
    “我是觉得......沈大人这段时间做的事都有来有去,他叫我们留心这边,一定是因为有什么顾虑吧?”


章节目录



[红楼] 不二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游渔犹愚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游渔犹愚并收藏[红楼] 不二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