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到西北古都城,要行驶二十几个小时,另两位旅客也是到古都城下车,慢慢的大家也就熟悉了起来。
    一路上无聊的时候也会聊聊天,从聊天中顾久知道他们是西北铜川人。
    只是在中途转车时,他们四人没有分到同一车厢。
    这一点比较遗憾,林舒知道铜川西面有大山,本来还想向他们打听一下他们老家那边有没有核桃红枣产出。
    到了西北古都城,顾久和林舒找招待所休息了一晚,办正事要紧,两人暂时没时间逛逛古都城。
    而是又坐着火车朝西北方向行驶了几站,从火车上向人打听到,延安和榆林那一边种枣树的比较多。
    夫妻俩本来想在铜川下车的想法也改变了,往西北多走一点。
    顾久暂时想把附近几个县转一遍,打听哪里的产出成规模便向哪订货。
    这个时节,西北的景色还不是秋冬时的一片枯黄,有些有河流的地方生机盎然,景色很美。
    “西北这边景色山大地广,视野和我们那边明显不同,似乎这边连天都广。”
    顾久听了轻笑:“等你跟着我进了大山里面,感觉又会不同。我第一次来西北时,进入大山里面,第一感觉就是从外面进来真不容易,其次就是感觉自己再走出去更不容易。”
    林舒打趣道:“那这次我跟着你进去了,是不是会感觉一辈子都不出来了,就跟着我在大山里生活了?”
    顾久只笑不语。
    黄土高原,曾经只在书本上看过,等你真正进入其中,目之所及除了大山还是大山,千沟万壑,给人的感觉就是被困在了这片天地一样。
    到了县城,夫妻俩先找邮电局给家里打了一个一电话,给家里报了平安,这才找招待所安顿下来。
    休息一晚,翌日。
    顾久带着林舒先去吃了早饭,等供销社上班了就去了供销社。
    在他们的办公楼,顾久找到了他们采购部的主任。
    从顾久口中,林舒知道这位主任姓曾,叫曾远航。
    曾经在顾长胜手下任职过,后来回了老家便分配到了供销社上班。
    “曾叔。”
    办公室的门没有关,顾久站在门口朝里面喊了一声。
    曾远航泡好茶刚坐下没有多久,报纸的一篇文章还没看完,就听到门口有人叫他。
    他抬头一瞧:“唉哟!是九哥儿,你什么时候到的?怎么没有通知我一声,我也好去车站接你。”
    曾远航站起身,笑呵呵的把顾久和林舒迎了进去。
    请他们坐下后,又忙着给他们倒水拿零食。
    顾久看他忙碌的身影忙阻止他:“曾叔,我们刚吃了早饭才过来,您不用忙,赶快坐下歇歇,我们叔侄俩好好说说话。”
    “应该的,吃了早饭正好喝口茶压压食。”
    曾远航把茶倒好,零食摆好,这才擦了擦额头的汗坐了下来。
    通过顾久的照顾,他知道林舒就是顾久的妻子,又是一阵寒暄。
    “九哥儿,你这次大老远的跑来我们这里,是有什么事?”
    顾久将自己委托这边的朋友帮忙收购农副产品的事说了,“由于价格太高,我就想趁着秋天前来这边看看,如果遇上合适的就和村里或代收点签个合同。”
    曾远航饶有兴致的问道:“没有想到离开几年,你现在不但成家了,还开了自己的食品厂,迷途知返,浪子回头金不换,不错,好好保持。”
    顾久听了嘴角抽搐,“曾叔,我媳妇还在这儿呢,你这话让她听了去,万一我媳妇误会我以前有多混蛋怎么办?”
    曾远航闻言哈哈大笑,对林舒道:“侄媳妇,你听听他这话,就知道他以前有多混蛋,就是头不服管教的蛮牛,还好现在娶了你,你给他套上了辔头。”
    林舒笑了笑:“曾叔,他婚前婚后一个样,我只要他有担当,对家庭负责,他什么样我都喜欢不嫌弃。”
    结果又换来曾远般一阵爽朗的笑声。
    “没想到你这浑小子还有这福气,找了个好媳妇,以后好好对人家姑娘,如果让我知道你调皮,我首先饶不了你,坐火车都要去省城为侄媳妇撑腰。”
    “侄媳妇,如果以后这小子不着调,你就打电话通知我,我去帮你揍他。”
    “那我就先谢谢曾叔。”林舒和顾久相视一笑。
    言归正传。
    对于地处西北的黄土高原,几乎个个村落都有枣树,要说成规模的枣林。
    那就可以剔除四成村子。
    曾远航提议:“我们供销社也要到下面去收购一些农副产品,既然你们来了,不如你们先休息一天,后天我们一起下乡去转转?”
    “好,那我们就听曾叔的安排,后天一起去乡下转一转。”
    大家又聊了一会儿,顾久就提出告辞,曾远航想邀请他们一起吃午饭,被顾久拒绝了。
    “曾叔,我媳妇是第一次来你们这里,我趁着这两天空闲,带她到处转转,你先安心上班,我们不用你安排。”
    第265章
    两人从供销社出来,直接进了对面街上的百货商店。
    里面的成品衣服款式比较老旧,而且价格昂贵,一件最便宜的短袖衣服都要三四块钱,贵的更是十几二十块钱。
    林舒看了咋舌:“南方的时尚潮流看样子还没有影响这里,你看这样的款式在我们那儿早就是处理款了,在他们这里还当当季最新款出售。”
    “南方的春风吹到西北这里,怎么也需要几年的时间,你要知道从这里坐火车去粤省依现在火车的速度要几天时间。”
    一路从楼上逛到楼下,发现没什么要买的。
    衣服、日用品,他们从家里带来了。
    百货大楼的商品,在他们省比这里的要时尚,完全没必要在这里买。
    从百货大楼出来,看着时间还早,两人就沿街慢慢逛着,别说对于他们这些外地人来说,街道上的风景比百货大楼好看多了。
    路过一个国营农贸市场时,林舒指了指市场大门:“我们去农贸市场看看,看看这里现在有些什么特产可以进货回去的。”
    顾久道:“好,去看看吧。”
    刚进农贸市场,林舒就发现道路两旁摆了不少青红枣,“顾久你看,这个时节青红枣上市,这也算是一种水果,不如这次预告订货的同时,弄一批枣子回去?”
    顾久走到摊位前,拿了一颗枣看了看,饱满,个大,正是青红杂色的时候,也是摘来可以吃的时候。
    “大娘,这枣子怎么卖?”
    “三分钱一斤,随便挑。”大娘划拉一下面前的三四个大竹筐枣。
    林舒和顾久相视一眼,心里只感叹产地的枣子真便宜,如果在他们那儿,说这么便宜根本就没有人信。
    “大娘,这枣甜不甜?”
    “你可以尝尝,不甜不要钱。”
    林舒拿起两个枣子,从包里拿出保温杯,倒水洗了洗,给了顾久一个,自己尝了一下。
    很脆,也甜。
    口感不错。
    大娘听到他们咀嚼的脆响,笑着问道:“味道怎么样?这些枣子可是我们生产队自产自销的农产品,要不要来几斤?”
    林舒点了点头:“我们两个人吃不了那么多,就称两斤尝尝。”
    大娘闻言,脸上一喜,从旁边拿出一个网兜递给她,“要网兜装吗,要这网兜加一分钱。”
    林舒接过网兜道了声谢,“大娘,您是下面生产队的人?”
    大娘一边看着他们挑选,一边回道:“城外十里外的槐树村人。”
    林舒不知道槐树村在哪儿,但不妨碍她和大娘愉快的聊天,“槐树村啊,离城里近进城就是方便,你们那儿有很多枣树吗?”
    “不算多,也就四五千株吧,连成一片,每年从现在这个时间开始慢慢卖枣子,等秋天枣子成熟了,会全部送到合作社。”
    大娘很愿意在外人面前说他们槐树村的好,都不需要林舒多试探,她就竹筒倒豆子似的,能说的全说了。
    顾久默默的将这个村子记在心里,等后天和曾叔一起去瞧瞧是什么情况?
    两人买了枣子,又往里走,没走几步就发现另一个摊位上摆了两袋黄澄澄的小米,看摊主的穿着打扮,应该又是下面村子的村民挑到城里来自产自销的。
    林想到小米熬的小米粥,家里人都很喜欢喝,便买了几十斤,让顾久扛起直接去了邮电局,准备把几十斤小米直接邮回家。
    这次出来,他们一路走一路办事,每到一地买下的特产,随身带着不方便,干脆买了就邮回去。
    从邮电局的路上发现有核桃,两人又买了半麻袋。
    只是从西北往家里寄东西,邮费比起物价更贵。
    邮电局的工作人员有点不理解,花这么多邮费只为邮点农产品。
    只是农产品在本地价格便宜,但到了南方价格已经翻了几倍,对于林舒他们来说,费这个邮资邮寄回去值得。


章节目录



重回1978:致富从挖宝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丰泽芳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丰泽芳菲并收藏重回1978:致富从挖宝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