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还有一个受益人是李家的李焕。
    早前因为逼死女儿那件事,李家着实被唾弃了一段时日。
    而今因李焕文采斐然,渐渐又找回了名声。
    甚至有人觉得李焕无辜,分明才华横溢,却被家事所累,好生受了一段时日的委屈。
    于是乎李焕凭借才情,在江南的公子中又得了几分地位。
    ……
    甄家对文会的事情大包大揽,偶尔会派人来问一问荣国府的意见,走个过场。
    史苗这边照例是过年的各样安排,庄子上的东西入账,走动贾府其他金陵几房。
    正月初五,大儿媳妇一朝分娩,得了一个哥儿,史苗荣升为祖母。
    处处都是好意头。
    传言圣上从京城起驾动身,是在二月二以后。
    江南这边,还要急急忙忙把文会给办起来,又要忙着筹备接驾的事宜。
    这一回圣上不是专程往江南来,半道上还要督查各处春耕。
    二月二龙抬头的好日子,为期十日的江南盛会,正式开始。
    这次预备了好几个会场,难得甄家有心,知道给女眷们预备场子。
    挨着女子会场园子,是各个年轻公子聚集的专场。
    两个园子中间还立起架子,新得的诗词文章,择其优秀的,马上就会被誊抄展示出来,供人点评。
    那些资历更老一点想往上奔着仕途去的,和各个大人们搅和在一处,不来掺合这一场。
    故意将这两个场子安在一处,不就是为了搞个相亲局。
    江南一地从金陵到姑苏多少俊秀女儿家,点得上名号的都来了。
    那些个猎奇的人,没心思去掺合什么官老爷的局面,不想耗费心力去琢磨,当下的局势。
    可不耽搁看漂亮姑娘俊秀公子。
    是以这一处各有各的热闹。
    史苗看着精心打扮的姑娘和夫人们,顿时理解了皇帝为何喜欢后宫三千佳丽,美人嘛,爱看。
    既然是文会,肯定要出题。
    早前甄家就请各家夫人各自拟定题目,到时候抽题而作。
    其实众人心中有数,也拟定不出什么出格的题目来。
    多是咏春、咏景、咏物。
    史苗知道,这样的大会,只能不出错,推陈出新是不要想了,原本计划中是有歌舞,最后还取消了。
    果然是美中不足,难得求全。
    史苗也出了几道题。
    荣国府的题不用抽,必然是要拿出来的。
    真真抽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一干夫人皆傻了眼。
    甄家老太太用水晶老花镜仔细看了看,闹不明白:“这是什么题?”
    史苗淡淡道:“算术题。”
    她也没出多难,有些都是九章算术上摘下来换了个数字,还有什么勾股定理,算账加减,再算算面积、体积之类。
    最近甄家势头好,甄家老太太有些拿大:“这等刁钻古怪的题目……”
    史苗笑着反问:“刁钻吗?”
    她也不是为难人,史苗笑道:“早前我出过一本计算手册,各家书院都送过几本,您府上也送了两本啊!”
    显然送出去的数学教材根本没受到重视。
    就和史苗一开始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送给官府一样。
    没人看。
    所以说古代不是没有科学技术和制造业的萌芽,只是科举制度在给寒门向上通道的同时,也把国家发展的侧重点,引导向了另一个方向。
    ……
    荣国府出的题,不能不往下发。
    这题目一张榜出去,那些不能进文会,只能在外看热闹的人,叽叽喳喳议论开来。
    有人表示不满:“好端端文会,算什么数啊?”
    不过大部分人还真是想看乐子:“那还有绘画音律,还不是照样有。”
    又有人道:“这是群英聚会,还有武举台子呢?”
    还有人觉得不足,应该要增加更多的项目:
    “前儿我还说,合该修个场子,效仿古人打马球,蹴鞠之类。”
    当中也有会算术的,或是取了纸笔,掰着手指,或是心算起来。
    贾赦在大人那边的场子,他母亲大人出的题目有人一路跑着送过去。
    那些老儒的看到题目的样子……
    有些滑稽,或是难以置信。
    贾赦虽然学得不是很好,但母亲出的题很基础了,没特意为难人。
    贾赦笑问:“很难吗?”
    陈山长道:“书院不教这个?”
    其余人正欲附和,贾政忽然也道:“若学生没记错,先前家母可是往书院赠送过书籍。”
    这下书院山长和教习们脸上挂不住了。
    他们也不知道国公夫人送过书啊?
    平日里圣贤经典都读不完,谁来读这种闲书?
    有人道:“因没有这一科,故而……”
    府尹大人看不下去,出来解围:“大人有所不知,算术之类,进了翰林,朝中会有专门的教习。”
    贾赦点点头,一副受教的模样:
    “想来诸位大人都学过,这么好的机会,还请指教一二?”
    第82章
    一品将军性子古怪,在金陵出了名,听他一说,大家就知道贾赦性子又来了。
    偏生贾赦自己也去书院体验过,亲自上过考场。
    如何不知当下根本不会考算术。
    说白了今日做法就是故意为之。
    席面上的诸位大人们,就算曾经去过国子监又如何?
    早年学的东西,早就不知扔到哪个爪哇国去了。
    况且就算需要算术,他们自然会去雇人,或是有师爷、文书、账房等专门负责此事。
    众人皆看出来,将军大人在故意与人为难。
    气的就是国公府赠书,但书院没有重视一事。
    大人们不由得侧目,埋怨那群书院的山长大儒,你说你惹他们荣国府做什么?
    前儿给圣上递的种植观察报告,金陵一地的官员也没重视。
    要不是国公府给面子,半句没在陛下跟前上眼药,金陵城好几位要被问责呢!
    府尹大人笑道:“将军大人,今日以文会友,旁还是免了吧?况且如今场子又大,不宜授课。”
    贾赦也没真摆出故意为难的姿态,像才想起来什么,连忙笑着打哈哈:“是我想的不周全,我母亲送的书,诸位先生记得要看啊!”
    都这样了,回去能不好好看吗?
    外面看榜的人就被几道数学题吸引过去了。
    这题目新奇,况且有些识字又不是很擅长诗词格律的,还能凑个热闹。
    总算有个可以和内场人相比较的本事。
    反正算术题答案只有一个,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像那些诗词文章,各有各的喜爱。
    过了半个多时辰,里面还真将答案贴了出来。
    可惜看不到究竟里面每个人答得怎样。
    有些好事者算出来的,就开始对答案。
    做对题目的与有荣焉,算错了的,又在讨教何处错了。
    一个白面书生感叹道:“以前科举,也曾考过算经。”
    另一个年岁四五十,胡须满面的人也叹:“
    那是多少年前,几个朝过去的旧账了,如何作数。”
    更有身形精瘦,目光矍铄的老者,对考算经一事十分赞同:“要我说,就该要考,税款交上去,还不是要人管账一样。”
    这一回却没多少争议,好些人都觉着,朝廷真想治理好国家,务必要考这个。
    从科举入仕做官大人,不就是管着天下这笔大账目?
    贾赦在那边坐都坐不住,说什么以文会友,就是一堆拍马屁的,真真是辱没文章。
    从史苗那边通传情况的小厮一露头,贾赦赶紧招手让他到跟前回话。
    因为自家四姑娘算得最好,小厮说话的时候也是乐颠颠的:
    “大人,女宾那一边比各位公子算得好。”
    贾赦一听就懂,这点皮毛算术,妹妹不用动笔就能算。
    小丫头恐怕在那边要好好得意一回喽。
    春日里,天并不暖和,贾赦握着自己的那把桃花扇扇风,故意大声道:
    “毕竟女儿家管账,所以女子比男子算得好,人之常情,好说好说。”
    好端端,这一位又要捣乱,虽然不擅长算术,但听见贾赦如此大声夸赞女宾那边厉害。
    好些人听着,心里很不自在,脸上都不太挂得住,奈何贾赦官大,他们不敢多言,只能忍下。
    而后一天贾赦请辞不去掺合那群大人们的交际。
    众人还记着这一位各种找茬,便没有像是早前一般,极力邀请。
    贾赦计划通,也没把老二贾政扔下:“今儿我要去母亲跟前伺候,你去也不去?”
    贾政好心提醒一头热的大哥:“兄长还是去另一边,不然……还不要人都回避你?”
    又不是在家中姊妹们吟诗作对,都是外家姑娘,贾赦如何能过去?


章节目录



[红楼同人] 荣国府申请退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辰木离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辰木离火并收藏[红楼同人] 荣国府申请退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