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瑚在祖母跟前闷闷不乐:“早前父亲还说,这一回让我去的。”
    史苗道:“一来是你父亲醉了说话哄你;再有你是家里孙辈的老大,金陵那边要去一趟。”
    回金陵不单为着南下祭祖,前儿新来的信,贾敬娶的那位奶奶一病没了,荣国府这边理应去奔丧。
    贾瑚不想去,又不得不去,他真想家里来一句担忧学坏,让他免了这差使。
    偏生母亲说,这是对他的考验,将来大了出去交际,要应对各色各样的人。
    贾瑚只能硬着头皮去了。
    年底的时候,贾政带回来一个好消息。
    贾政难得眼中有光:“好事,妹夫回京的事,准了!”
    虽然大家有七八分肯定林如海下一步必定要往京城当京官。
    但得了准信和猜测不一样。
    史苗忙问:“回京之后当哪里的差。”
    贾政道:“不是户部,就是吏部。”
    不愧是天子门生,升得很稳当。
    圣上看重,给林如海机会,林如海自己也有本事,混了一份非常过硬的资历。
    史苗心里石头落地,原本以为过了年,开春以后黛玉她们大约就能回来。
    哪知道原本宫里任命去接任林如海知府那位大臣还没走出京城地界,竟然得急病死了!
    圣上只好命林如海主持好当年春耕,再进京述职。
    如此一折腾,等下一任接替的官员过去,林如海再仔细交割一回工作,竟然要拖到八九月才能进京。
    两个儿媳会想法子让人开心,特意请示史苗:
    “老太太,年下要修院子,我们想着正好布置布置,将来黛玉回来了,也好接过来陪您解闷。”
    史苗觉得这安排不错,不过她没打算特意给黛玉留一个院子。
    孩子大了,七岁不同席。
    她主要是怕两个儿媳弄出亲上做亲的心思。
    年初的时候才把贾瑚和贾珠的婚事接连定下。
    当娘的心思,肯定要放到两个小的身上来。
    史苗想了想,又道:“这也好,不如将探春的院子扩一扩,将来她们姊妹住一处也有伴。”
    老太太既这么说,媳妇们也不敢有异议,给探春翻修起院子来。
    八月初三是原主的寿辰,今年正好六十的整寿,虽然史苗尽量办得低调。
    该来的人照样一个不少,礼物摆了几间屋子。
    拢共热闹了三四天。
    正日子那天,接待各家太妃、王妃和命妇。
    最后这日人少了些,都是和荣国府关系近,经常来往的人家,诸如贾姝、贾娴等几个女儿,再来凑个趣儿,最后热闹一日。
    甄家离得最近,当然少不了他家女眷。
    史苗见今天甄家三奶奶没带大房庶出的迎春,竟然带了一个眼生的姑娘。
    皮肤雪白,头发乌黑,大大的眼睛,浑身有些丰腴的娇憨。
    史苗盯着多看了一会儿,贾姝察觉,主动开口问甄家太太:
    “这是哪一家的姑娘,瞧着眼生,叫什么名字?”
    甄家三太太微笑着把小姑娘推上前:“她本家姓薛,母亲和我们家宝玉的娘是姊妹,正好上京来,家里唤作宝钗。”
    贾姝等人没弄明白,史苗心里门儿清。
    黛玉预备回来,薛宝钗也出现了,原著的剧情线好像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把几个角色往一处拉。
    史苗读原著的时候就不喜欢薛宝钗。
    毕竟她以前也就那么一点心眼子,又是一个直肠子。
    真遇到类似薛宝钗一样的人,估计被买了还会帮人数钱。
    薛宝钗有个废柴哥哥薛蟠拖累确实不幸。但薛蟠废柴不是她暗地里搞小动作的理由啊?
    不想和小姑娘为难,但史苗也说不出夸人的话。
    商人心思活络,谁知道对方会不会用这些话给自己贴金,抬自己身价。
    史苗没多话,也没有引荐薛宝钗和贾探春认识的意思。
    只让人送了一份荣国府惯常见小辈的会送的表礼。
    荣国府的两个儿媳现在都是人精。
    老太太平常对小辈是最和善的,尤其对各家的姑娘们。
    前日见到的姑娘,都会拉到跟前细细问一番,就说家里官不大的,也都和和和气气。慈爱非常。
    偏生对这一个有些冷淡,若是照着老太太的脾性,肯定会问一问年岁,读什么书,就算不出挑的,老太太都能找到地方夸一夸。
    这次居然只送了礼!?
    奇怪得很!
    两个儿媳上了心,叫人仔细打听一回薛宝钗的来历。
    薛家家底被探出来几分,大房的周氏和二房的关氏都有些纳罕。
    周氏冷笑道:“他们家姑娘不顾着,好端端的带旁人家姑娘出来。”
    二房的关氏说出来自己的猜想:
    “甄家的元春进了宫,这几年都熬着,旁的姑娘不出挑,兴许这一个也要送进宫里,甄家人在里面,也有个臂膀。”
    为什么送一个表姑娘,甄家不是还有一个元春?
    不过两人马上反应过来。
    周若道:“甄家的迎春我见过几回,虽然乖巧,但人不算机灵,进宫必然不合适。
    况且甄家姑娘不多,总不能再折一个到宫里去。”
    对此老二媳妇也深以为然,连连点头。
    史苗心中暗道,这俩媳妇显然还没打听到薛宝钗的哥哥薛蟠是什么货色。
    不然此刻恐怕不能如此心平气和的在这里分析了。
    关氏也道:“送进去也要有身份,不然……”
    没身份的进了宫,和家中的杂事丫头也差不多。
    几个大人说着话,史苗一瞥眼看见探春扶着屏风站在那里,也不知来了几时。
    史苗招手让她过来:“你哥哥们呢?”
    探春走过去,挨着史苗坐下:“他们功课攒了好几日还没做完,一会儿才过来。”
    探春挨着史苗撒娇,声小奶音黏黏糊糊的:“祖母,林姐姐什么时候能到啊?”
    谁能想到往后杀伐决断,刺玫瑰花一样的探春姑娘,现在却是个软萌的小奶音。
    小探春性格还是很要强的,学习刻苦,就怕落了后,说话一板一眼。
    就是现在声音天然就软软奶呼呼的,说什么都像在撒娇。
    探春母亲无奈一笑:“又来了,昨个儿才问过,你林姐姐要月底才能到。”
    史苗拍拍探春,对两个儿媳道:“越是这时候,才越等不得呢!她在家里又没个伴儿,自然念着。”
    探春偎依在祖母怀里:“也不止我,哥哥们也都等着瞧瞧林夫子呢!”
    第132章
    黛玉的来信中,提及她小小年纪就会帮着母亲贾敏教授一些简单识字和算术,一来二去传到家中,家里几个哥儿和探春都叫她林夫子。
    贾敏原本还想着能赶上母亲寿辰,可如今却是连中秋也赶不上,只能在半道儿上过。
    农历八月二十三,一个秋高气爽的好日子,黛玉随母亲进京。
    林如海不及修整,直接就入了皇宫述职。
    贾敏则领着黛玉来荣国府拜会。
    史苗今日给孩子们都放了学,一早几个孩子就忙前忙后,好一个热锅上的蚂蚁,半点也等不得。
    过了午间还不见人,惹得贾瑚和贾珠两人亲自领着人到贾敏回来的那个方向迎接。
    走到半路,就见林家的车马。
    两人连忙下马,冲着贾敏的马车行礼:“老太太等不得,让我们出来看看。”
    两人又急忙领着路往荣国府去。
    一直到了惯常女眷出入的角门,门前的不相干的小厮早已被清理干净,早有衣衫周整的婆子上前来服侍。
    看见门内预备的娇子,贾敏摆手只说不必。
    “我多年不得归家,车上闷得很,刚好走一走。”
    贾瑚和贾珠在前面引路。
    贾瑚一路走一路道:“姑母只看家中与你们离京时可有分别?妹妹走时那么小,可还记得?见了我们还认不认得出?”
    贾珠也道:“姑妈和妹妹肯定记得,只是我们如若乍然见了林妹妹肯定认不出来了!”
    一行人走到二门,才一进二门,贾琏和贾琮还要探春都在。
    纷纷上前来行礼。
    探春上前拉着黛玉的手,边走边打量:“先前白先生画得不好,画不出林姐姐半分神韵。”
    黛玉也笑:“妹妹和那画上差的也多,倒是几个哥哥还有些当年的样子。”
    一干丫鬟婆子笑道:“还请姑奶奶和姑娘快些走,老太太等不得了。”
    众人簇拥着久别的贾敏母来到荣禧堂。
    史苗左右是两个儿媳,见了人,都从檐下走出来。
    原著里林黛玉一进荣国府,大约比这还小一点。
    不过那里面黛玉母亲过世,只带着不大能看的老仆和小丫鬟雪雁。
    而今贾敏容光焕发,领着黛玉风光归来,一大家子亲亲热热的,好不热闹。


章节目录



[红楼同人] 荣国府申请退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辰木离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辰木离火并收藏[红楼同人] 荣国府申请退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