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诸侯
    洛阳风云变幻,洛阳之外的诸侯国,按照路程顺序,诸侯王们也陆续收到了来自洛阳的东西。
    一本日历,宣告朝廷正式更改历法,以后所有的各地历法都必须按照朝廷的来;一份通知各诸侯国,朝廷官职更改的文书。
    对诸侯王们来说,他们本身也是晋诸侯王,用洛阳的新历法没什么问题。
    而更改官职,那他们诸侯国境内的官员也需要一并更改。
    郡县之上设置州,这州牧也都到了所属州城,并且人家只是客气的通知诸侯王一声后,直接就发信让郡守、县令来开会,可以说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诸侯王们对郡县的掌控,让这些郡县明白自己到底是那边的官。
    和这消息比起来,皇帝说不再用宦官,废掉宫刑,减少宫中女子这些,几乎不值一提。
    除此之外,早于日历,先一步到了诸侯王手上的盐政诏令,才是最让诸侯王头疼的。
    当然,会头疼的仅限于封地内有盐、并且大量产盐的诸侯王。
    分封的诸侯国里,手里有盐就那么几个,燕国、齐国、吴国。
    燕国去年的时候以燕王的头颅为句号,包括海盐盐池在内,已经全国所有矿产都收归朝廷了,其他诸侯王分封的几乎都没什么好地方,就齐国和吴国有盐。
    北边的代王和相国一起看完就放松多了,反正他没盐,代地穷得很,去年一年遵守陛下的命令修补长城,建设要塞,掏的都是代国钱。而且为了避免燕国之事重演,他和相国一致同意今年给那些徭役多发些粮食,不能让他们生事。
    就算去年真抓到几个贪了他钱的蛀虫,弄上来的钱也全都填到工程里去了,现在代王真没俩钱。
    虽说陛下去年有亲手给每个兄弟都写了关于盐的信,但代王手上这封,天子就是和他说一下盐务的事,似乎只是提醒一下他会有这个事,最后才来上一句“大晋天下矿产,日后尽收于朝廷,以免燕王之灾重演”。
    但是分封给诸侯王门的田地川泽还会是他们的,他不会让自己兄弟过不下去。
    代王:“……”
    他都想笑一下了,把矿产都收了,这还想让兄弟过什么?
    小白:你有地有人的,要那么多矿干什么,学燕王造反吗?
    不说铜和铁,就说金银,就算你国境内有这些矿,你能买什么,就这社会生产力,买买买毫无乐趣的好吧。
    代王猜,可能这就是欺负他,也许给齐王兄、吴王兄的信会不一样吧。
    但他旁边燕国是前车之鉴,他现在兜里都没钱了,造反的胆子没有,钱也没有,实在不敢和洛阳朝廷作对。
    越想越糟心,躺平的代王把信收好,捧起日历,喊相国一起来看。
    他摸着封面的日历,满眼惊叹:“相国,你摸,这东西好轻,好光滑啊。”
    相国手摸上去,也赞叹道:“确实,也就比丝差些。”
    轻轻翻开一看,就看见里面他们还不是很熟的符号数字,以及改动一番后的新文字。
    代王虽然能认得,但也很想吐槽:“他到底为什么能这么随心所欲啊。”
    这个“他”是谁,不言而喻。
    相国咳了两声,提醒大王注意,其实相国自己也很好奇为什么天子才一年多的时间,就能整出这么多的事情。
    看日历看日历,别说,除了凶吉,每一页下面的多的一小段话还挺有意思,晋律和小故事结合,他们真没怎么见过。
    两人并排坐在一起,一上午对着一本日历看的津津有味。
    齐国,临淄。
    齐王宫里,齐王太子第五思定把最近收到的洛阳物品都拿出来,毫不隐瞒的拿出来给齐国相国单陵看。
    和代王猜的一样,天子给国境内有盐的兄长,确实会多交代一些。
    比如给齐王的信上,天子感念齐王兄对他的人才支持,鲁氏和邹氏都是有大才的,这个礼包他收的很满意。
    其次就是盐铁矿产一事,比起对代王空口一句不会亏待,对齐王,天子还算有点兄弟情,表示不会让兄弟过不下去,凡是齐王名下卖往各地的商品,朝廷商税减半。
    齐王太子:“……”
    皇叔,我们齐国没了最赚钱盐,只能卖些海产品、纺织品和桑麻原料。这些东西商税减半是让利不小,可以前,我们卖出去压根就不交税的!
    想骂人,但是一看关于朝廷改制的那张纸,就又怂了,毕竟第五思定也没造反的心,他认识的小皇叔又是个软硬不吃的。
    天子愿意讲情分,那是他还对你有点优待,敢仗势叫嚣,先想想燕王什么下场。
    好消息是,邹氏和鲁氏还真的在天子那儿受到重用,朝中有人做官,洛阳学宫也有人,他们去年才到洛阳就快速写信叫了大量家中子弟去洛阳。
    齐王太子对他们也算有半个知遇之恩,于是这次信使带着朝廷的东西来的时候,鲁氏和邹氏也看在昔日情分上,给齐国捎了封信。
    第五思定:“……”
    鲁氏也就算了,你们琅琊学派邹氏那是我父王的母族,什么叫往昔情分?到了洛阳,见了新的第五,就不认家里亲戚的旧第五了?
    邹氏:那是我们齐国公主的血脉,先国后家,外甥孙,你往后退退。
    鲁氏的信,说了他们在洛阳一切都好,感谢齐国的举荐,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在洛阳好好为陛下做事的。
    然后就是夸当今天子多仁、明、德、圣,陛下想的什么都是对大晋最好的,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晋,让齐国听从陛下的命令。
    陛下是仁德之君,况且你们是陛下的兄长、子侄,天子必不会叫安分的齐国王室出什么大事,且听陛下的,等上一等,陛下会为你们做出合理的安排的。
    都顾不得这轻飘飘的信纸,第五思定把信给相国单陵,忍不住道:“相国你看看。”
    这说的是人话吗?
    什么叫安分的齐国王室,朝廷怎么定义我们的安分?
    而且你们鲁氏这对天子的推崇有点吓人,他第五思定也是和小皇叔处过的,他怎么没看出来小皇叔是鲁氏心里说的那样贤德圣明?
    相国把这信纸上的字都看完,也沉默了。
    “这是三舅公写的信。”第五思定又掏出邹氏给的信,脸上表情同样一言难尽。
    邹氏比鲁氏好些,没有和鲁氏一般都快成了天子狂热崇拜者,但话里话外也是夸天子,连“齐人之圣君”都能写出来了。
    这是能说的吗?
    第五思定才想起来,小皇叔的母亲是前齐公主来着,身上还真有齐国血脉,对齐人却还是有点不一样。
    但很无语。
    舅公,现在的齐王是我父王,下任齐王是我,你这态度,是你们这些旧齐人都投了洛阳是吧,你这有点过分了。
    好歹是舅公,心里也是惦记外甥一家的,有好好讲了一番朝廷改制之后,各部门长官和权责。
    盐和其他天下矿产,都是从前的御史大夫朱平在管,想想他多雷厉风行,你们还是别不服气了。
    而且现在的御史府权责分明,专门有针对地方的督察职责和kpi,别被抓住了。
    因为燕王,晋律大改很多,朝臣对诸侯王都没什么好脸,宗正的地位都下降了,以后出事是刑部审,大理寺再审,宗正顶多就出来开除宗籍而已。
    为了你们好,有事听陛下的,我们在筹建气象局,还要编书修史,很忙的,勿扰。
    第五思定能说什么,舅公,你到底是谁的舅公?
    来了齐国以后,也被邹氏一族长辈疼爱过的第五思定很是不适应,很憋屈,但是这些提醒不能不听。
    虽说他们又不造反,但万一就查出些鱼肉百姓的事呢?
    第五思定和皇叔的叔侄情有,但不多,至少他觉得没有和皇叔的叔侄情能好到给皇位的地步,最好别拿这个瞎考验陛下,他真的会拔剑的。
    单陵看完两边的信,感慨这纸真好,一长卷竹简才能写的下的内容,两三张轻薄的纸就够了,还不用言简意赅,能写白话。
    年初送过来的日历,他暂时还没看,但是日历下面,居然有一份诏令。
    第五思定拿起诏令,放到单陵手里,脸上挤出一个笑容。
    “恭喜相国,不日便要回洛阳了。”
    单陵眼皮一跳,打开诏令一看,里面是天子下令,丞相草拟,召他回洛阳,作为御史府下督察所所长的调令。
    官阶是正二品,已经挺高,并且手中权力不小。
    以前他只是在齐国监督齐王,现在能回洛阳,监督大晋天下的诸侯王、官员、豪族。
    这工作势必会得罪不少人,但他的地位权势也会是空前的,现在朝廷的五公都不能插手他的工作。
    “真是……”意外。
    从没见过的当今天子的单陵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官职,会落在离开洛阳好多年的自己身上。


章节目录



飞升失败后成了小白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酒神葡萄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酒神葡萄绿并收藏飞升失败后成了小白皇帝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