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等两人请过安后,柳国公将此事告诉了他们。
    柳诚听完以后,面色十分
    凝重:“祖父,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霍家坐大。这支骑兵,决不能落入霍家手里。”
    柳国公颔首:“这支骑兵是由霍皇后提议组建的,好在霍世鸣此人在军中资历不足,又没有接触过骑兵。”
    “只要有各方面条件都比霍世鸣更合适的将领出现,霍皇后也不好亲自下场拉偏架。”
    当然,在柳国公心里,是期待霍皇后下场拉偏架的。
    从霍皇后入主中宫以后,就尽可能一碗水端平,从来不会因个人喜恶影响了行事和判断。
    所有人都知道京兆尹邱鸿振是霍皇后的心腹,但不久前各衙门上折子请求景元帝批银两时,霍皇后并没有选中京兆府的折子,而是选了三个与她毫无交集的衙门。
    这也是陛下愈发信重她,朝臣看到她涉足朝政却反应不大的原因。
    一位才能出众、公允周全的皇后,是值得朝臣敬重的。
    但是如果这位皇后亲自下场拉偏架,偏袒自己的家族,就是破坏了自己以前努力塑造出来的形象,有纵容外戚坐大之嫌。
    柳通这会儿却突然插话:“爹,我们能举荐我们的人吗?”
    不等柳国公勃然斥责,柳诚先一步道:“爹,这支骑兵,我们也不能要。”
    “不管这支骑兵最后落入谁的手里,只要能让霍皇后的算盘落空,对我们柳国公府来说就是好事。”
    几日后的大朝会上,柳国公代表兵部,将组建骑兵的章程呈给景元帝。
    原本还有些昏昏欲睡的众臣立刻打起精神。
    组建骑兵的前期准备都由兵部负责。等兵部完成了这些前期工作后,这件事情就可以正式提上日程了。
    眼下就要过年,招募新兵、训练骑兵的事情可以放到年后再做。
    唯独一件事情,需要在年前敲定。
    那就是这支骑兵的将领人选。
    驻守在各地的大燕军队多达几十万,但只有两支骑兵。这两支骑兵的份量可想而知。
    只要是武将,就没有不眼馋的。早在消息传开以后,不断有驻守在外地的武将给景元帝递折子,阐述自己关于组建骑兵的构思和想法,末了还腆着脸,求景元帝给一个表现的机会。
    景元帝一看这种情况,就将此事交给吏部。
    先由吏部那边整理出一份名单,他再从名单里挑出合心意的人选。
    ***
    消息传回凤仪宫时,霍翎正在用早膳。
    近来京师下起了鹅毛大雪,行走在外面,隔了几步远,就会被风雪阻挡视线。但这种寒冷被彻底拦在了凤仪宫外面。
    待在温暖如春的凤仪宫里,霍翎这几天都是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
    吃完最后一勺粥,霍翎让身边伺候的宫女又给她添了半碗。
    无墨道:“娘娘这两天胃口不错。”
    尚岚道:“听说御膳房最近新换了个厨子,是新来的厨子做的东西更合娘娘心意吗?”
    霍翎道:“可能是这几天外面太冷了。”
    几人说话时,崔弘益在外求见。
    霍翎一边吃着粥,一边听着崔弘益打探来的消息,神色如常:“本宫知道了。”
    朝臣的反应都在霍翎意料之中,比起这个,她更关心无锋那边的情况。
    “你去找无锋时,他怎么说?”
    崔弘益忍笑:“无锋侍卫长一直在和奴才叫苦,说是再这么下去,他就要吃不消了。”
    霍翎道:“以无锋的性子,在丁景焕面前估计讨不了什么好。”
    崔弘益认同:“可不是嘛,丁御史花光自己的俸禄后,总能寻到借口去找无锋侍卫长请客。”
    “无锋侍卫长说,丁御史一个劲和他称兄道弟,一点儿都不见外,现在已经把他的俸禄当成自己的俸禄来花了。”
    听到“称兄道弟”四个字,霍翎也忍不住笑了:“丁景焕是拿准了无锋会同意。”
    丁景焕的上一个好兄弟,可是被他亲自送上了断头台。
    这一个好兄弟,不至于到上断头台的地步,但月俸什么的,看样子也别想保住了。
    无锋是听从她的命令去接近丁景焕的,当然不会因为这点儿小事就和丁景焕翻脸。丁景焕也是拿捏住了这一点,才敢如此行事。
    无墨倒是十分幸灾乐祸:“以前在宫外,让无锋这家伙请我们吃顿饭,他都搜搜的,总算有人能治一治他这抠门的毛病了。”
    “你给无锋带句话,不必顾及本宫的命令。下回丁景焕再上门打秋风,直接拒绝掉。”
    霍翎吩咐完崔弘益,又笑骂一句:“丁景焕这家伙,还敢仗着本宫的命令得寸进尺,真是给他脸了。”
    ***
    所有人都在盯着吏部,吏部也不敢耽误,花了两天时间,文盛安就将名单交上去了。
    景元帝看了眼名单,问文盛安:“名单上的这些人,吏部是怎么挑选出来的?”
    天子垂询,文盛安不敢怠慢,一一仔细介绍。
    名单上一共有三人。
    第一个人叫郦淮,是大燕名将郦彭越之子。
    郦彭越擅长马战,先帝时组建的两支骑兵,其中一支就是交给郦彭越来操练指挥。
    郦淮当时在郦彭越麾下担任亲卫,是亲眼目睹过郦彭越如何训练骑兵的。
    除了家学渊源外,郦淮本人通读兵书,经历过北伐一战。他所率领的军队,是北伐一战中为数不多的亮点。此后,郦淮驻守地方,没有再指挥过什么重大战争,但在地方上也多有剿匪之功。
    第二个人叫安鸿羽,这也是一位老将,常年驻守在燕北前线。
    两国交界之处并不太平,大穆仗着骑兵来去自如的优点,经常将小股正规军伪装成盗匪,闯入大燕的国土劫掠边境百姓。
    等到大燕的军队听到消息赶过去时,村庄里只剩满目疮痍。
    安鸿羽驻守前线期间,想方设法让大穆的骑兵吃了几次亏,让他们不敢再像以前那样猖狂,因此深受朝廷信任。
    第三位则是霍世鸣。
    介绍到霍世鸣时,文盛安道:“承恩公的身份远高于前面两位将军。身为行唐关副将,也有资格领兵一方。”
    “平定羌戎叛乱之时,承恩公更是深入七百里瀚海沙漠,直奔羌戎王帐。”
    景元帝颔首:“朕听文卿的意思,是更看好郦淮。”
    文盛安回答得滴水不漏,看不出太多立场倾向:“论资历,其实是安将军最合适。”
    景元帝敲了敲折子,不动声色道:“你先退下吧。”
    吏部选出来的这份名单,十分经得起推敲,无论是排在第一位的郦淮还是排在第二位的安鸿羽,都是景元帝用
    了多年的臣子。
    在他们两人面前,霍世鸣的资历就显得有些不够看了。
    但要说霍世鸣的名字不配列在上面,那也不是。
    以他的品级,足够独领一军。
    再说了,组建骑兵一事是皇后娘娘最先提出来的。就算不论其它,单是考虑到这一点,都要给皇后娘娘一个面子。
    霍翎也很快听说了这份名单。
    她怀中抱着一个汤婆子,坐在暖阁里,望着窗外白雪纷纷,银装素裹,心下反复思量。
    “娘娘,燕西那边又来信了。”
    无墨的声音打断了霍翎的沉思。
    霍翎回头,拆开信封。
    在信里,霍世鸣委婉表达了自己对骑兵主将这个位置的渴望。
    “除了这封信外,还有一车老爷和夫人送给娘娘的年礼,都是燕西的特产。无锋问我们要怎么处理。”
    “东西都好生收着。”霍翎将看完的书信收好,继续琢磨名单的事情,“这个位置,还真不好争啊。”
    无墨小声道:“是陛下那边……”
    霍翎叹了口气:“不仅是陛下那边。”
    她的心思瞒不住景元帝,但景元帝的心思,她却没能完全看透。他允许她涉足前朝,会乐意她现在就染指兵权吗。
    “还有朝臣那边。”
    “爹爹在军中根基还是太浅了。有郦将军和安将军在前面顶着,如果我爹越过他们被提拔上去,朝中物议怕是与我不利。”
    无墨有些不甘心:“难道我们就放弃了吗,娘娘谋划了这么久。”
    霍翎摇头:“这么好的机会摆在眼前,当然不可能放弃。但是我需要一个能顺理成章推爹爹上位的理由。”
    她身为皇后,可以有私心,可以偏袒自己的家族,这是人之常情。
    但如果她想要在朝中有一个好名声,方便自己以后的行事,就要拿捏住分寸,不能表现得太过火。
    也许是名单中“霍世鸣”的存在,引起了一些朝臣的警惕。
    外戚从来都是为朝臣所不耻和打压的,一时间,不少朝臣都纷纷上书举荐郦淮和安鸿羽。
    尤其是安鸿羽,这位老将要资历有资历,要能力有能力,常年在燕北前线驻守,与大穆的骑兵交锋过很多次,算是大燕军中少有的,熟悉骑兵的将领。
    看着这股浩荡的声势,柳国公长舒口气,觉得一切都稳了。
    但就在景元二十三年最后一次大朝会即将召开,是时候正式宣布主将人选之时,一个消息打得所有人措手不及。
    ——中宫有孕。
    第73章 在这后宫之中,一个与她血……
    自从组建骑兵一事被提上日程后,朝中纷扰不断。


章节目录



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大白牙牙牙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白牙牙牙并收藏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