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大商可没有养牛的条件。
而且让贵族们养羊,才能织造出更多的冬衣,百姓冻死是很直观的。
也只有贵族们看到羊毛衣的利益,才能不断扩大养殖,进而开始羊吃人。
这一手,也能和刚才所想出,收私田为公田进行配合,甚至子受觉得自己还可以将贵族的私田收取后,再下发一个贵族新开垦荒地可以将之当做私田的政令,让贵族们一窝蜂去开荒,最后趁着羊吃人一锅端。
这种霸道行为,在贵族们眼中绝对是个带恶人。
至于百姓……
他们不懂草场也不懂利弊,朝廷阻碍方便的牛耕推广,显然也有一定昏庸值。
姬昌沉默一阵,纣王有些妇人之仁了。
哪个冬天不会冻死人?有了羊毛衣,是可以少冻死些人,但却不能推广牛耕。
而一旦推广牛耕,粮食会增长到什么地步?
反正当前已有的羊毛衣足够配备给大商南方的军队,剩下的不过都是些寻常百姓,让这些人受冻,用他们的命去换更多的粮草,又怎么不行?
姬昌在心里暗笑,这是纣王的弱点。
平了北狄,选择收容而不是赶尽杀绝,姒家家主暗中搞小动作,选择抄家诛首恶,放了女眷与老幼,而不是诛九族。
纣王在涉及人命的一些事上,太过于仁慈,没有一个君王应有的魄力。
何其愚蠢!
姬昌微微眯眼,不过纣王不推广牛耕的原因,恐怕并不只有这么一个。
天下最适合用这曲辕犁与牛耕的,是西戎各部族。
西戎个部族实行半耕半牧,既有草场又擅长养牛马,还会耕种,若是曲辕犁推广开来,只怕一年就会见效。
而与西戎相邻的西岐,也同样如此。
姬昌在心中暗叹,纣王不愧是纣王,即使是妇人之仁,也没吃亏,在这里摆了他一道,看来纣王果然还是对自己有所防备,将西岐与西戎当做了最大敌人。
于是乎,姬昌劝道:“陛下不可,既然能让田地增产,为何不推广开来呢?”
说着,他用眼睛瞥了瞥周围的农人,这些人可没什么远见,什么草场什么冻死人,他们完全不知道,也不懂。
子受也看见了这些农人的表情,觉得有些难办,想了想,道:“既然老牛数量不足以耕田,朕觉得,为何不能以马耕呢?”
即敷衍了农人,给了他们一个错误方向,又成功修复了朝歌马场使得骑兵过于强大的bug。
姬昌笑了,这不是遮羞么?
继续扩大马、羊的养殖,强大军备减少冻死的同时,还想推广曲辕犁让粮食增长?
哪来这么多好事!
姬昌也不是没有试过用马来代替老牛,但马耕种实际上并不适合大范围推广。
因为马太聪明了。
驯服马来耕地,和驯服老牛耕地,完全是两回事。
而且适合牛的曲辕犁,和适合马的曲辕犁,也是两回事。
不是说换个牲畜就能解决问题的。
当然,这些事情,姬昌并不会告诉纣王。
我心怀不臣,是个反贼嘛!
纣王是敌人,失败了才符合自己的利益!
于是姬昌摆出一副老实样子,道:“马耕……兴许也是可以的,陛下大可一试,毕竟这曲辕犁新制,还有许多不明之处,陛下想推广曲辕犁为天下百姓谋福祉,也是件好事。”
姬昌心里都乐开了花。
确实是好事啊,但这好事却是对西岐与西岐的盟友西戎而言。
马耕搭配曲辕犁,有一定效果,但绝对没有牛耕效果大!
纣王尝试马耕,曲辕犁就能推广开来,西岐与西戎得知后,只要稍加摸索,就能知道牛耕比马耕强多少,进而使用牛耕与曲辕犁。
而大商即使试出了马耕与牛耕孰优孰劣,也不能改变任何东西。
毕竟按照纣王的妇人之仁行事,大商已经没有适合养牛的草场了!
恐怕到时候,朝臣与百姓非议纣王的时候,为君者,不可有妇人之仁!
第421章 这该死的灵光
回到皇宫后,子受连续发下了三道政令。
一是推广马耕,二是收贵族私田为公田,三是兵役。
公田与马耕,是在乡野田地里想到的,兵役则是回宫后,灵光一现。
有了新式农具,耕种效率提高,你们就以为休息时间更多了?
不可能,义务服役,少则一个月,多则三个月。
正规军大规模裁撤,各地的奴隶又还没到,正好能让服役的农人补充朝歌军队的战斗力。
毕竟将贵族的私田收为公田很容易引来反对,万一弄不好暴动就麻烦了,多点人看着,也能形成不大不小的威胁。
这样一来,还能抵消公卿下乡所带来的正面影响。
本来子受还打算在农忙时令百姓服役,不过被群臣劝阻,他也就算了。
只要强制服役就够了,不管是农忙还是农闲,农人们除非人均抖m,不然绝对心有怨言。
……
鲁雄正在兵部大殿为兵役发愁。
万万没想到,纣王会趁着公卿下乡的机会,颁布了一个极为艰巨的政令。
让百姓服兵役好不好?
好。
纣王看似暂时和贵族进入了蜜月期,但到了最后,贵族方面的支持者不会太多。
而且让贵族们养羊,才能织造出更多的冬衣,百姓冻死是很直观的。
也只有贵族们看到羊毛衣的利益,才能不断扩大养殖,进而开始羊吃人。
这一手,也能和刚才所想出,收私田为公田进行配合,甚至子受觉得自己还可以将贵族的私田收取后,再下发一个贵族新开垦荒地可以将之当做私田的政令,让贵族们一窝蜂去开荒,最后趁着羊吃人一锅端。
这种霸道行为,在贵族们眼中绝对是个带恶人。
至于百姓……
他们不懂草场也不懂利弊,朝廷阻碍方便的牛耕推广,显然也有一定昏庸值。
姬昌沉默一阵,纣王有些妇人之仁了。
哪个冬天不会冻死人?有了羊毛衣,是可以少冻死些人,但却不能推广牛耕。
而一旦推广牛耕,粮食会增长到什么地步?
反正当前已有的羊毛衣足够配备给大商南方的军队,剩下的不过都是些寻常百姓,让这些人受冻,用他们的命去换更多的粮草,又怎么不行?
姬昌在心里暗笑,这是纣王的弱点。
平了北狄,选择收容而不是赶尽杀绝,姒家家主暗中搞小动作,选择抄家诛首恶,放了女眷与老幼,而不是诛九族。
纣王在涉及人命的一些事上,太过于仁慈,没有一个君王应有的魄力。
何其愚蠢!
姬昌微微眯眼,不过纣王不推广牛耕的原因,恐怕并不只有这么一个。
天下最适合用这曲辕犁与牛耕的,是西戎各部族。
西戎个部族实行半耕半牧,既有草场又擅长养牛马,还会耕种,若是曲辕犁推广开来,只怕一年就会见效。
而与西戎相邻的西岐,也同样如此。
姬昌在心中暗叹,纣王不愧是纣王,即使是妇人之仁,也没吃亏,在这里摆了他一道,看来纣王果然还是对自己有所防备,将西岐与西戎当做了最大敌人。
于是乎,姬昌劝道:“陛下不可,既然能让田地增产,为何不推广开来呢?”
说着,他用眼睛瞥了瞥周围的农人,这些人可没什么远见,什么草场什么冻死人,他们完全不知道,也不懂。
子受也看见了这些农人的表情,觉得有些难办,想了想,道:“既然老牛数量不足以耕田,朕觉得,为何不能以马耕呢?”
即敷衍了农人,给了他们一个错误方向,又成功修复了朝歌马场使得骑兵过于强大的bug。
姬昌笑了,这不是遮羞么?
继续扩大马、羊的养殖,强大军备减少冻死的同时,还想推广曲辕犁让粮食增长?
哪来这么多好事!
姬昌也不是没有试过用马来代替老牛,但马耕种实际上并不适合大范围推广。
因为马太聪明了。
驯服马来耕地,和驯服老牛耕地,完全是两回事。
而且适合牛的曲辕犁,和适合马的曲辕犁,也是两回事。
不是说换个牲畜就能解决问题的。
当然,这些事情,姬昌并不会告诉纣王。
我心怀不臣,是个反贼嘛!
纣王是敌人,失败了才符合自己的利益!
于是姬昌摆出一副老实样子,道:“马耕……兴许也是可以的,陛下大可一试,毕竟这曲辕犁新制,还有许多不明之处,陛下想推广曲辕犁为天下百姓谋福祉,也是件好事。”
姬昌心里都乐开了花。
确实是好事啊,但这好事却是对西岐与西岐的盟友西戎而言。
马耕搭配曲辕犁,有一定效果,但绝对没有牛耕效果大!
纣王尝试马耕,曲辕犁就能推广开来,西岐与西戎得知后,只要稍加摸索,就能知道牛耕比马耕强多少,进而使用牛耕与曲辕犁。
而大商即使试出了马耕与牛耕孰优孰劣,也不能改变任何东西。
毕竟按照纣王的妇人之仁行事,大商已经没有适合养牛的草场了!
恐怕到时候,朝臣与百姓非议纣王的时候,为君者,不可有妇人之仁!
第421章 这该死的灵光
回到皇宫后,子受连续发下了三道政令。
一是推广马耕,二是收贵族私田为公田,三是兵役。
公田与马耕,是在乡野田地里想到的,兵役则是回宫后,灵光一现。
有了新式农具,耕种效率提高,你们就以为休息时间更多了?
不可能,义务服役,少则一个月,多则三个月。
正规军大规模裁撤,各地的奴隶又还没到,正好能让服役的农人补充朝歌军队的战斗力。
毕竟将贵族的私田收为公田很容易引来反对,万一弄不好暴动就麻烦了,多点人看着,也能形成不大不小的威胁。
这样一来,还能抵消公卿下乡所带来的正面影响。
本来子受还打算在农忙时令百姓服役,不过被群臣劝阻,他也就算了。
只要强制服役就够了,不管是农忙还是农闲,农人们除非人均抖m,不然绝对心有怨言。
……
鲁雄正在兵部大殿为兵役发愁。
万万没想到,纣王会趁着公卿下乡的机会,颁布了一个极为艰巨的政令。
让百姓服兵役好不好?
好。
纣王看似暂时和贵族进入了蜜月期,但到了最后,贵族方面的支持者不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