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建立一所太学。
    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时间慢慢积累!
    刘辩也不着急。
    鸿都门学,是他拉拢儒家的手段。
    只要放出风声,就会有效果。
    蔡邕、郑玄、宋忠等人都是大儒,名望远扬。
    有他们作为老师,鸿都门学会差吗?
    而且洛阳图书馆建立起来后,以百万部藏书的资本,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数万学子。
    生源也有了!
    接下来就要慢慢地规划。
    蔡邕也利用自己的人脉,开始搭建教学框架。
    总之,一切都在筹备之中。
    196年6月。
    史子眇游历归来。
    刘辩策马至孟津渡口迎接。
    可谓是给予了极大的尊重!
    载着史道人的小舟乘风破浪而来,停靠在岸边。
    一仙风道骨的道人漫步走了下来。
    “老师!”刘辩轻唤一声。
    史道人点点头,而后从船上接下一年轻人。
    “贫道甘始,见过陛下!”年轻人神色如常,行礼也是这般清高。
    “哼!”
    许褚不满地冷哼一声。
    音浪炸开!
    若是寻常百姓,耳朵早就嗡鸣了。
    甘始却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
    “不得无理!”史道人训斥道,以他帝师的身份,训斥许褚自然无妨。
    只不过难免有不给刘辩面子之嫌。
    因此,史道人以介绍化解道:“这位是方士甘始,已上百岁矣――”
    尾音故意被拉长。
    许褚吃了一惊,就连刘辩都露出惊容。
    再怎么看,甘始都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怎么就百岁了?
    如果不是史道人介绍,刘辩早就怀疑甘始的身份了。
    “贫道并非招摇撞骗之徒,只是偶得灵药罢了。”甘始自己进行了解释。
    刘辩就这么看着,做出聆听的姿态。
    给不给面子?
    给!
    甘始苦笑一声,接着道:“贫道老师姓韩,字世雄,我等众弟子追随老师冶炼数万金,尽弃于南海之中。”
    “一鱼儿口中含药,怡然自得,家师言,此乃贫道之机缘……”
    “请问道长师兄弟几人?”刘辩问道。
    “二师弟东郭延年,擅房中术;三师弟封君达,擅医术;贫道不才,擅炼丹。”甘始一一回答。
    “多谢道长解惑!”刘辩感激地道。
    “今日来,为偿还史贤弟人情,陛下有何疑问,尽管问,贫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善!”
    刘辩望了史道人一眼,史道人眉中含笑。
    怪不得这家伙到处跑!
    原来是去拓展人脉去了。
    “陛下想要知晓之事,皆为隐秘,不妨到小船一叙。”甘始邀请道。
    许褚却警惕起来,阻止道:
    “陛下不可!”
    小船行于河面上。
    若是突然有人发难,刘辩如何抵挡?
    逃跑都是一个问题。
    甘始也反应过来,不过他并没有收回之前的话,而是看了一眼史道人。
    “贫道还是有几分本事的,自然能护得陛下周全。”史道人一甩拂尘道。
    若是史道人都信不过,刘辩还能信任何人?
    他也会游泳!
    真有刺客,打不过还不能跑吗?
    “陛下放心,人间帝王,气运如龙,贫道就算有千般手段,也不敢谋害陛下。”甘始道。
    “请!”刘辩简单地做了一个手势。
    甘始识趣落后一步。
    “先说说,这世间有何神仙人物吧。”刘辩入座了,迫不及待地问。
    这从何说起?
    甘始想了想,道:“贫道三师弟封衡,字君达,号‘青牛居士’。”
    刘辩神色一凝。
    封衡这家伙,不简单。
    正所谓道家青牛,佛家白马。
    这是后世流传非常广的典故。
    道家的青牛指的是老子的坐骑。
    白马,则是指的中华第一座寺庙,白马寺。
    封衡敢称“青牛”,怎么可能没本事。
    “陇西人,现居鸟鼠山。”甘始的声音幽幽传来。
    就好像船桨划水一般。
    山海经有记载,鸟鼠同穴山,渭水出焉。
    大致意思就是,封衡居住在渭水的源头处,也就是鸟鼠山。
    而渭水,是流经京兆尹地区的。
    “封衡辞别师长后,拜长乐道人鲁女生为师,得传《五岳真形图》。”
    “其后五十余年居鸟鼠研习道法,至今不出山门。”
    刘辩很想问,这个长乐道人,又是何方神圣。
    只不过他憋住了。
    问这个,显得无知。
    好在甘始似乎发现了,主动谈起了长乐道人。
    “鲁女生,长乐人,出身华山白鹿院。”
    “服胡麻饵术,绝谷八十余年,甚少壮,一日行三百余里,走逐麋鹿。”
    似乎对此人了解不多。
    甘始点到即止。
    接下来要介绍了一人,刘辩非常熟悉!
    “鲁女生有一友人,名华佗。”
    “此人济世救人,为当代医家。”
    “自称闲云野鹤,怡然流水瑶琴。”
    “创五禽戏,强身健体。”
    刘辩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又问上一句。
    “冷寿光,年一百五十,与华佗同岁。须发尽白,而面色如三四十岁。”
    “赵圣卿,洛阳人,善作丹书符劾。”
    “王真,居洛阳女儿山。”
    “郗俭,师从王真,擅辟谷。”
    “费长房,擅驱鬼之术。”
    “蓟子训,善胎息之法。”
    ……
    甘始洋洋洒洒为刘辩介绍了他所认识的修道大神。
    刘辩光是用心听,头都大了。
    从前,他还以为,道家也“争”。
    这才有了太平道张角、五斗米教张鲁等。
    可当甘始罗列这么多道人下来,大都是“默默无闻”的时候。
    刘辩这才知道,他还是低估了道家!
    清净无为的道人,显然更多。
    否则也不会如此。
    在见识过妖道于吉的能耐后,刘辩不敢轻视任何修道之人。
    本就是老神仙!
    就连华佗都在其上。
    “道长可知三仙?”刘辩试探问道。
    甘始愣了一下,如实回答道:“不知!”
    “修道之人众多,未有三仙名号者。”
    刘辩想了想,道:“张角之师,南华老仙,以及左慈、于吉二人。”
    “唉――”
    甘始长叹一声,道:“左公道术神鬼莫测,我辈不及也,当得神仙之名。”
    “至于南华老仙,只闻其名,不知其人。”
    “于吉……不过修道长者罢了。”
    原来如此,于吉是最弱的一个。
    刘辩不禁陷入了沉思。

章节目录


三国之少年帝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江山美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江山美人并收藏三国之少年帝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