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它还没完全成型。
    索契周期他提交了与科研院校、体育大学的项目合作申请,之后一续再续,当前的进展算是很不错。
    这次用到的黑科技, 是由一家名为鲲鹏高科的技术公司主研的wings追踪系统。
    它的技术原理并不算复杂,只是在动作识别和计算量上, 是个很大的挑战。而且使用时的花费颇高, 当前是辅助丛澜他们日常训练的一款软件。
    从最开始笨拙的动作捕捉技术到后来的设备轻量化, 以及近两年所新研发出的利用红外线追踪花滑选手的动作和路线, 以ai技术制作3d模型, 测速、追踪、分析,这部分的研究已经做到了相当成熟的程度,在丛澜他们的日常专项训练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丛澜他们的科学化系统化训练的进步是飞速的, 目前的困点是数据过大难以处理, 初晓山他们在做的一方面就是这个。
    科技本来就可以辅助体育发展, 像是2012年, 鹰眼系统成功进驻排球赛场, 它的到来推动了排球体育的发展,“鹰眼挑战”成为了一大看点,教练和球员如何把握这每局的两次机会, 谁挑战一向成功, 更是球迷们津津乐道的事。
    人眼总有极限, 但科技没有。
    wings跟鹰眼系统类似,不过也不是一模一样, 它的研发是为了花样滑冰, 更有针对性。
    之所以现在无法运用于赛事, 是因为花滑选手的运动轨迹变化多、复杂性高、动作识别困难等等,一场比赛涉及到的参赛选手过多, 远比只对丛澜等人追踪要困难得多。
    托举、旋转、跳跃、燕式、转体步伐……想也知道这是多么大的一个工程量。
    而wings没有成为完成体,是因为对它的构想要较为复杂,主创那边的设定是,冰面上发生的一切都将会被记录、追踪、模拟成型,最后得到任何想要的数据和答案,以达到借助ai辅助赛事判决、分析的效果。
    但当前只完成了一点点。
    不过,由于现在最需要的是提高单双人选手跳跃的成功率,所以wings能做的且做得最好的,是对跳跃的可视化呈现。
    如果只需要用到几个功能,wings还是可以在比赛里亮个相的。
    孙娅然很早就收到了这份技术的讲解说明——说早也就是提前了三五天而已——这个系统,是在电视转播里给的,现场没有。
    a级赛的安排要跟isu对接,张简方想搞也来不及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弄好,这一次是出其不意。
    为了稳妥,他直接把锅扔给了转播方之一的国内媒体,对外的说法就是人家转播方自己安排的,cfsa(中国花样滑冰协会)只是配合。
    张简方光明正大:“那我们又管不到咯~钱收到就好了咯~这不是你们isu经常做的咯~我们只是随便学一学咯~”
    央妈:谢谢你啊!
    这个黑锅,张简方扔得稳,且扔得开心。isu后续就算要找麻烦,也无处下脚。
    ·
    冰舞只有九组,第一个出场的美国组合lo。
    两人来到了kc区,等待着分数的出现。
    所有人还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孙娅然他们的解说席位就挨着冰面,离得很近,她上半身穿着漂漂亮亮的衬衫,藏在桌子挡板后的腿和腰部却是用厚毯子盖着的,因为很冷。
    往常,她会冻得哆嗦,但现在她很激动,对外界的温度已经不在意了。
    她觉得,或许整场比赛她都会激动得感受不到寒冷。
    “属于我们国产科研成果的wings系统,这次被搬到了花滑赛场上,是本次电视转播的一个专用系统。”
    【啊?怎么突然说这了,这啥】
    【是说周围的几十个摄像机吗】
    孙娅然:“好的,我们可以看到……”
    技术回放中,是这两位运动员的一个滑行动作,还有旋转等,以慢放为主。
    【我一直想说,冰舞真的好强,同步率真高】
    【这俩算啥啊,一线选手拉出来随便暂停,那姿势都一毛一样还都牵着手】
    冰舞有同步率和时刻保持联系的要求,所以在配合上很重要。
    孙娅然看到画面一转,自己桌上的屏幕出现了一个新的动画画面,就知道,来了。
    【wow这是什么!!!】
    【它还贴心地标注了联合旋转是三周,暂停了他们的同时完成换足】
    【这个直线托举慢放好帅,给的镜头好多啊】
    【啊啊啊路线图!我居然能够看见冰面的路线图!】
    在播放中线接续步的一个片段时,左下角还给出了这一个技术动作期间的平均滑速,以及当前的刃深。
    【这是什么数据!这是什么!】
    【新的东西!央妈你们搞了什么啊啊啊啊】
    弹幕疯狂了起来,都是在问怎么突然多了这些数字。
    最后,直播的技术回放结束,但现场其实还在继续。
    截断这一茬是因为,后面跟了一个wings生成的冰舞双人编排路线图。
    早在报道时参赛选手就会提交自己的节目编排、路线等等,于是,结合之前的数据录入,加上现场实际的收集,经过wings系统的分析合成,最后就有了这么一个总结的线条运动式路线图。
    从起点开始,三五秒内以浅绿浅橘的渐变色绘就了一幅很漂亮的冰面路线图。
    在一些技术动作的点位,也就是裁判组要评定给分的5个技术动作处,还特意标注了出来,并给了动作的名字。
    张简方他们打算以后的wings完成体是,可以实时分辨选手脚下的步伐种类,而不是借助人力来标注这些关键技术动作。
    这样的话,wings的价值就更趋近ai本a了。
    孙娅然:“第一个技术动作是今赛季规定的图案舞,定级是四,关键点三个yes。”
    她时间并不长,所以只简单地说了一二个技术动作。
    路线图完全形成之后没多久,左下角就多了这套节目中选手的滑速,一个是最高滑速,一个是平均滑速。
    同时,定格的路线图内,有着曲里拐弯的复杂线条,可以看到冰面覆盖率的情况。
    看直播的观众们惊呆了。
    【原来这个黑科技,是这样的】
    【我有些悟了】
    【我看了一下,冰舞九组,之后就是女单】
    【朋友们,我开始激动了】
    第二组上场的时候,观众席上有一部分人的手机来了新的信息。
    江乐心发现她的好几个同好群都是99+的新消息,这很正常,因为赛事期间,马上要到丛澜了(尽管还有很久),大家都是按捺不住的。
    但她个人的对话框也排了一堆新消息,这就不是特别的正常了。
    趁着有时间,她纳闷儿地戳了一个进去看,然后,江乐心慢慢地瞪大了眼睛。
    卧槽?
    你敢说这个系统不是为了单人,我都不信。
    ·
    这一届coc有一个奇怪现象——现场观众在选手比完以后,热情好像比他们正在表演的时候,要更高一些。
    而且吧,这个技术动作回放期间,很多人都没有抬头去看空中的大屏幕,或者是kc区的选手,而是纷纷低下了脑袋。
    离近点还能听见,好些人在抱怨着什么。
    “哎呀怎么网速这么慢我刷不开了!”
    “外面都没有信号车的吗我怎么一格信号都没有?”
    “天啦噜我这流量真的是撑不住了,求wifi啊!”
    “我连流量包都开不了……不是,大家都在用网吗?”
    人一多,聚集起来网速就慢,别说用手机看直播了,能打开网页就已经很不错了。
    江乐心连信息都收不到,发出去的内容还是打着圈儿的那种,来回转悠着,看得她顿时感觉回到了曾经的2g时代。
    江乐心:“……”
    她已经不求看直播转播了,连收个文字repo都不行啦?
    她甚至都不求图片!
    江乐心:郁卒。
    现场很多观众其实是为了丛澜而来,他们对于冰舞都很不了解,往常也就是看个热闹。
    但这次,每一组选手结束,大家都显得很精神。
    不少人都跟江乐心这样,要么是朋友发信息,要么是自己找网址,他们都对直播频道的赛后技术分析很感兴趣。
    宋茗茗古意两人结束了以后,对现场的闹腾声响很不解。
    “咋了这是?”
    “不知道……但他们反应好大哦!”
    两人在kc区轻声聊着。
    刚才致谢时周围传来了特别热烈的掌声,宋茗茗敢说,那是她跟古意得到的最强烈的。
    其他冰舞选手也发现了这点。
    九组冰舞顺利结束,一段浇冰的时间,稍后就是女单了。
    长短曲的比赛顺序都是冰舞女单男单双人,对很多人来说,丛澜能够提前出场,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再加上直播搞事,央妈联合冰协给自家选手撑腰,没有人不期待黑科技在单人的跳跃上,会展现出什么模样。
    “啊啊啊来了来了我们小十三!”
    “紫色考斯滕真美!”
    女单比赛正式开始,12个人满额分作两组,抽签是混抽所以丛澜这回抽了个第六,第一组的最后一位出场。
    但六练是一起的,所以她也直接上场了。
    修整过后的冰面很干净整洁,丛澜对这块冰面很熟悉,仅次于后方训练场馆的熟。
    赛前几日她还跟人一起在这里测试过新安装的设备效果,之后没多问,不过张简方几人笑得很暧昧,丛澜就知道没问题了。

章节目录

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暮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暮予并收藏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