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华胥梦碎(合章)【含男二慎*】
帐内,春桃侧过身,支起胳膊,几绺青丝垂泻在裴知春胸膛上。他伸手勾住她垂落的发丝,胭脂色晕开耳尖。春桃轻眨眼睫,眼波流转间,扣住他的指节。
“郎君,”春桃吻向他唇角问:“当真没有要问妾身的?”
裴知春简单回了句:没有。”
“你无事便好。”他叹息:“剩下的交给我,你要信我。”
更漏一滴滴,滴满沉默。见裴知春没再言语,春桃撇撇嘴,躺回锦被。没等她翻身背对过去,就被拉进浸满药香的怀抱。裴知春的下颌抵在她发顶,“我只是……”
“只是什么?”春桃戳他唇珠,“郎君你心好,快告诉小桃嘛。”
裴知春敛去眼中晦暗的情愫,千言万语流溢唇边,不过一个悔字。但他终是没有说。
“困了,”被角骤然拉高,裴知春阖上眼,睫羽颤了颤,“灵叙,寝不语。”
裴知春又这样,永远不肯多说真心话。
春桃沉了沉气,蒙住头,背过去,不愿理他。
天色微明,春桃没搭理他。午膳时,他没再说“食不语”,春桃依然没搭理他。晌午,裴府请来临安的玉声堂,沉秋水见状,拉着她,一道去听戏了。
走出院子前,裴知春放下香箸,淡淡道:“灵叙,早些归来,今夜是中秋。”眼中却藏有幽怨,目送她离开庭院。
朱楼绿幕,戏台之上,红颜翠袖。春桃凝望戏台,心中却在想如何从裴知春唇边撬话。
倏地,耳畔传来声侍女的惊呼。
膝上湿湿热热,春桃低头一看,热茶在裙裾洇出团深褐色。沉秋水蹙眉,刚要斥责,廊柱后传来一道温婉的嗓音:“小夫人不妨去后厢换一身衣裳,那边正好有戏班的更衣的屋子。”
春桃抬眼,胡姨娘从阴影里缓步走出,笑意盈盈。胡姨娘是个好相与的性子,不争不抢,提出给她换衣,应该是纯好心。
她点点头,随着丫鬟步入月洞门。门推开的一刹那,白纱幔无风轻飘,如雾霭流云。春桃细看,眼前的衣裳竟是她最欢喜的式样。
外衫褪至臂弯,纱幔轻拂过手背。未等春桃拿藕裙遮住自己,一柄玉骨折扇挑开纱幔,露出来人的面容,积石如玉,列松如翠。
裴知远?他不该好好养伤,怎得又寻她来了。
她唇瓣刚启,温热的薄茧便压了上来。后颈系带被齿尖叼开,裴知远掐住腰肢,将她揿在桌上,牢牢按在自己膝头。
脊骨抵在桌子上,咯得春桃生疼。膝弯嗑碰在桌沿,晃得桌案上青瓷盏都在动。他执起白瓷勺,抵在她唇瓣上,不容置喙:“咽下去。”
伸出舌尖舔舐瓷勺,春桃不情愿地张嘴。白瓷勺撞上齿关,撬开贝齿,乳香随着勺柄的推进,在舌面生津。勺羹蹭过上颚,再深入,抵进舌根搅动。
她呛得直咳嗽,不断在裴知远怀里挣动,试图抽身中,无意间蹭到他腰侧,令裴知远发出声闷哼。
裴知远喘着气,拇指碾开她唇上蜜渍,“可尝出这是岭南荔枝蜜?兄长可舍得这般好东西喂你?”
春桃点点头,又摇摇头。
“呵,”裴知远扇柄抵在她下颚,“兄长的脾性,怕是难以相处吧,是不是极为古怪、尖刻?”
春桃不说话,本想点头,说一番话,令裴知远将矛头彻底对准裴知春,而非自己,却终究没能动弹分毫。
她逐渐不懂自己。
“阿念,他怎会像我这般哄你?”裴知远擦走她唇边的残渍,“我那心高气傲的兄长,只懂是非曲直,不懂怜香惜玉。当年在御史台走了一遭,饱受折磨,都未曾折断他的脊骨,硬是扛到被放出来。”
程莨斩于东市后,裴知春在春闱高中会元。怎想殿试前夕,突然被傅榛上疏弹劾,斥责他“私纂谤籍,攻讦庙谟,谤讪天颜,流毒士林”。[2]
官家震怒之下,裴知春被投入御史台诏狱[3],冷水浸砖压膝,铁链勒得皮肉出血,也不肯承认半个字。虽以陆川、姜尚之为首的清流大臣拼死力谏,最终因查无实据得以释放。他出狱时奄奄一息,不久又染上肺痨,寒气侵骨,从此不良于行。
这件事是裴府的禁忌,任何人都不能提及。
但他的事当年闹得极大,就连她也知晓。
想到这,春桃骨头疼得咯咯作响。她素来不大关心朝堂之事,只关心眼前,因那金人毁了她的家、她的好梦,每每一思及,便只想回避这份钝痛。
眼前之人满意地笑。他分明生就观音玉面,唇齿间迸出的却是淬毒青锋,刀刀剜下她的肉。
“阿念,你说说……”裴知远唇瓣微翘,瓷勺再度抵在她唇瓣,“他到底得罪的是谁?”
——朝野中所有的主和派。
“还有呢?阿念,好好想。”
——整个临安,不应该说,整个庆国最矜贵的贵人。
“阿念聪慧。”裴知远转动青瓷茶盏,釉面映出他慈悲眉目:“他是弃子,是向主和派献媚的投名状,一辈子陷入泥沼里,永永远远不得翻身。真是个可怜人。”
“小嫂嫂聪慧,应该想得到。”裴知远眉心朱砂灼灼的红,如观音眼睑处淌下的血泪。他笑着捏她下巴,只是问:“小嫂嫂,你再说说,为何当初要处心积虑地接近我?”
春桃连忙抓住他衣襟,“可顺玉,我嫁人了,这……”
叔嫂通奸,是乱伦,是死罪。若被揭发了,是要私设公堂,把她沉塘的。
裴知远嗤笑道:“叔嫂通奸算什么?当年唐明皇夺杨玉环时,可曾问过寿王答不答应?”
他手执白瓷勺再度抵在她唇边。冰凉压在她唇瓣,春桃却发了狠,咬向他手腕。裴知远手一抖,甜汤灼烫他手背,泛起片红痕,白瓷勺也随之摔碎在地面。
春桃竭力挣脱他的臂弯,却被裴知远一寸寸地摁得更紧。踢开脚边的碎瓷,裴知远冷笑:“待我执掌裴家前,小嫂嫂便做我的赵姬罢。”
“不,不要。你当我什么了?我要走、你休想……马嶶坡泪都未擦干,你休要学人家藏娇。”
“我当你什么?”裴知远反问她,点去她惊惶的泪,“小嫂嫂,你且走吧,但要想好这里是哪,究竟谁说的算。”
春桃喘息着,衣裳都没换,转身跑出门外。她提起裙裾,穿过月洞门。恰逢,戏台上锣鼓震响,戏伶执袖旋身,嗓音陡然拔高。
他唱道:“暗红尘霎时雪亮,热春光一阵冰凉,清白人会算糊涂帐。”[1]
一语入耳,身后冷风穿堂,好似要拽她回去。
今日分明是中秋,却冷得像腊月里的寒冬。
春桃拢好披帛,转头望向朱墙外。
头顶上的云,投下一片片青黑的影子,似失手泼出的墨,湿漉漉黏在人身上。云飘到朱墙外,一路走,脚底的墨斜斜地蜿蜒,流到临安的行宫,淌到窥不见的天颜前。
*
裴知春不赴中秋家宴,春桃帮完沉秋水的忙后,匆匆往回走,等走到回廊时,已是夜。一簇簇的夜影,曳动着,浸在她身上,遍布在脚边,像极了吃人的妖魔。
一切可怖极了。
她第一次有逃离裴府的念头。
她想回家,可她哪有家?
走出回廊,穿过月洞门,眼前忽地出现一团光亮,惊起两叁流萤。两丛绿竹间,裴知春坐在轮椅上,轻叩琉璃灯罩,灯光映出他侧颜,如春冰映雪。
是裴知春提灯来照。
“郎君...…”春桃望向他手背的青蓝经络,“郎君在此处候了多久。”
裴知春转动轮椅,来到她跟前,掩唇轻咳:“没多久。”
春桃静静凝望他。裴知春目光则落在她新换的红罗裙上,微微一顿,“可是知远又找你了?”
-
[1]引自戏剧《桃花扇》,本作时代背景架空,故而此处引用清朝戏剧不算出戏。
[2]【史实】:建炎二年(1128年),宋高宗在扬州首次开科取士,史称“建炎二年戊申科”。为什么“元和之耻”后,第二年有科举考试的设定不是bug。【历史与本文所在的架空世界有极大出入,请理性看待】
[3]关于弹劾:裴知春是算半个入仕的士人,所以可以被弹劾。其次,他是会元,省试第一名,又涉及到政治案件,所以被投放到御史台诏狱是合理的。
[3]烧诗的伏笔待回收。小桃新换的衣服是沉秋水的。
“郎君,”春桃吻向他唇角问:“当真没有要问妾身的?”
裴知春简单回了句:没有。”
“你无事便好。”他叹息:“剩下的交给我,你要信我。”
更漏一滴滴,滴满沉默。见裴知春没再言语,春桃撇撇嘴,躺回锦被。没等她翻身背对过去,就被拉进浸满药香的怀抱。裴知春的下颌抵在她发顶,“我只是……”
“只是什么?”春桃戳他唇珠,“郎君你心好,快告诉小桃嘛。”
裴知春敛去眼中晦暗的情愫,千言万语流溢唇边,不过一个悔字。但他终是没有说。
“困了,”被角骤然拉高,裴知春阖上眼,睫羽颤了颤,“灵叙,寝不语。”
裴知春又这样,永远不肯多说真心话。
春桃沉了沉气,蒙住头,背过去,不愿理他。
天色微明,春桃没搭理他。午膳时,他没再说“食不语”,春桃依然没搭理他。晌午,裴府请来临安的玉声堂,沉秋水见状,拉着她,一道去听戏了。
走出院子前,裴知春放下香箸,淡淡道:“灵叙,早些归来,今夜是中秋。”眼中却藏有幽怨,目送她离开庭院。
朱楼绿幕,戏台之上,红颜翠袖。春桃凝望戏台,心中却在想如何从裴知春唇边撬话。
倏地,耳畔传来声侍女的惊呼。
膝上湿湿热热,春桃低头一看,热茶在裙裾洇出团深褐色。沉秋水蹙眉,刚要斥责,廊柱后传来一道温婉的嗓音:“小夫人不妨去后厢换一身衣裳,那边正好有戏班的更衣的屋子。”
春桃抬眼,胡姨娘从阴影里缓步走出,笑意盈盈。胡姨娘是个好相与的性子,不争不抢,提出给她换衣,应该是纯好心。
她点点头,随着丫鬟步入月洞门。门推开的一刹那,白纱幔无风轻飘,如雾霭流云。春桃细看,眼前的衣裳竟是她最欢喜的式样。
外衫褪至臂弯,纱幔轻拂过手背。未等春桃拿藕裙遮住自己,一柄玉骨折扇挑开纱幔,露出来人的面容,积石如玉,列松如翠。
裴知远?他不该好好养伤,怎得又寻她来了。
她唇瓣刚启,温热的薄茧便压了上来。后颈系带被齿尖叼开,裴知远掐住腰肢,将她揿在桌上,牢牢按在自己膝头。
脊骨抵在桌子上,咯得春桃生疼。膝弯嗑碰在桌沿,晃得桌案上青瓷盏都在动。他执起白瓷勺,抵在她唇瓣上,不容置喙:“咽下去。”
伸出舌尖舔舐瓷勺,春桃不情愿地张嘴。白瓷勺撞上齿关,撬开贝齿,乳香随着勺柄的推进,在舌面生津。勺羹蹭过上颚,再深入,抵进舌根搅动。
她呛得直咳嗽,不断在裴知远怀里挣动,试图抽身中,无意间蹭到他腰侧,令裴知远发出声闷哼。
裴知远喘着气,拇指碾开她唇上蜜渍,“可尝出这是岭南荔枝蜜?兄长可舍得这般好东西喂你?”
春桃点点头,又摇摇头。
“呵,”裴知远扇柄抵在她下颚,“兄长的脾性,怕是难以相处吧,是不是极为古怪、尖刻?”
春桃不说话,本想点头,说一番话,令裴知远将矛头彻底对准裴知春,而非自己,却终究没能动弹分毫。
她逐渐不懂自己。
“阿念,他怎会像我这般哄你?”裴知远擦走她唇边的残渍,“我那心高气傲的兄长,只懂是非曲直,不懂怜香惜玉。当年在御史台走了一遭,饱受折磨,都未曾折断他的脊骨,硬是扛到被放出来。”
程莨斩于东市后,裴知春在春闱高中会元。怎想殿试前夕,突然被傅榛上疏弹劾,斥责他“私纂谤籍,攻讦庙谟,谤讪天颜,流毒士林”。[2]
官家震怒之下,裴知春被投入御史台诏狱[3],冷水浸砖压膝,铁链勒得皮肉出血,也不肯承认半个字。虽以陆川、姜尚之为首的清流大臣拼死力谏,最终因查无实据得以释放。他出狱时奄奄一息,不久又染上肺痨,寒气侵骨,从此不良于行。
这件事是裴府的禁忌,任何人都不能提及。
但他的事当年闹得极大,就连她也知晓。
想到这,春桃骨头疼得咯咯作响。她素来不大关心朝堂之事,只关心眼前,因那金人毁了她的家、她的好梦,每每一思及,便只想回避这份钝痛。
眼前之人满意地笑。他分明生就观音玉面,唇齿间迸出的却是淬毒青锋,刀刀剜下她的肉。
“阿念,你说说……”裴知远唇瓣微翘,瓷勺再度抵在她唇瓣,“他到底得罪的是谁?”
——朝野中所有的主和派。
“还有呢?阿念,好好想。”
——整个临安,不应该说,整个庆国最矜贵的贵人。
“阿念聪慧。”裴知远转动青瓷茶盏,釉面映出他慈悲眉目:“他是弃子,是向主和派献媚的投名状,一辈子陷入泥沼里,永永远远不得翻身。真是个可怜人。”
“小嫂嫂聪慧,应该想得到。”裴知远眉心朱砂灼灼的红,如观音眼睑处淌下的血泪。他笑着捏她下巴,只是问:“小嫂嫂,你再说说,为何当初要处心积虑地接近我?”
春桃连忙抓住他衣襟,“可顺玉,我嫁人了,这……”
叔嫂通奸,是乱伦,是死罪。若被揭发了,是要私设公堂,把她沉塘的。
裴知远嗤笑道:“叔嫂通奸算什么?当年唐明皇夺杨玉环时,可曾问过寿王答不答应?”
他手执白瓷勺再度抵在她唇边。冰凉压在她唇瓣,春桃却发了狠,咬向他手腕。裴知远手一抖,甜汤灼烫他手背,泛起片红痕,白瓷勺也随之摔碎在地面。
春桃竭力挣脱他的臂弯,却被裴知远一寸寸地摁得更紧。踢开脚边的碎瓷,裴知远冷笑:“待我执掌裴家前,小嫂嫂便做我的赵姬罢。”
“不,不要。你当我什么了?我要走、你休想……马嶶坡泪都未擦干,你休要学人家藏娇。”
“我当你什么?”裴知远反问她,点去她惊惶的泪,“小嫂嫂,你且走吧,但要想好这里是哪,究竟谁说的算。”
春桃喘息着,衣裳都没换,转身跑出门外。她提起裙裾,穿过月洞门。恰逢,戏台上锣鼓震响,戏伶执袖旋身,嗓音陡然拔高。
他唱道:“暗红尘霎时雪亮,热春光一阵冰凉,清白人会算糊涂帐。”[1]
一语入耳,身后冷风穿堂,好似要拽她回去。
今日分明是中秋,却冷得像腊月里的寒冬。
春桃拢好披帛,转头望向朱墙外。
头顶上的云,投下一片片青黑的影子,似失手泼出的墨,湿漉漉黏在人身上。云飘到朱墙外,一路走,脚底的墨斜斜地蜿蜒,流到临安的行宫,淌到窥不见的天颜前。
*
裴知春不赴中秋家宴,春桃帮完沉秋水的忙后,匆匆往回走,等走到回廊时,已是夜。一簇簇的夜影,曳动着,浸在她身上,遍布在脚边,像极了吃人的妖魔。
一切可怖极了。
她第一次有逃离裴府的念头。
她想回家,可她哪有家?
走出回廊,穿过月洞门,眼前忽地出现一团光亮,惊起两叁流萤。两丛绿竹间,裴知春坐在轮椅上,轻叩琉璃灯罩,灯光映出他侧颜,如春冰映雪。
是裴知春提灯来照。
“郎君...…”春桃望向他手背的青蓝经络,“郎君在此处候了多久。”
裴知春转动轮椅,来到她跟前,掩唇轻咳:“没多久。”
春桃静静凝望他。裴知春目光则落在她新换的红罗裙上,微微一顿,“可是知远又找你了?”
-
[1]引自戏剧《桃花扇》,本作时代背景架空,故而此处引用清朝戏剧不算出戏。
[2]【史实】:建炎二年(1128年),宋高宗在扬州首次开科取士,史称“建炎二年戊申科”。为什么“元和之耻”后,第二年有科举考试的设定不是bug。【历史与本文所在的架空世界有极大出入,请理性看待】
[3]关于弹劾:裴知春是算半个入仕的士人,所以可以被弹劾。其次,他是会元,省试第一名,又涉及到政治案件,所以被投放到御史台诏狱是合理的。
[3]烧诗的伏笔待回收。小桃新换的衣服是沉秋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