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应声道:“弟子领受幽州闾山掌教敕令!”
    赤龙真人从法坛上回过身来,
    源清老道终于清醒了一些,他依旧坐在地上,看着赤龙真人连连道:“强龙不压地头蛇,强龙不压地头蛇啊……”
    赤龙真人回以随意一笑:“不是猛龙不过江。
    某今时就过一过这条大江!”
    第572章 、“沧海一声笑”
    源清老道跌坐在地,默默垂泪。
    他听得赤龙真人所言,抬手以衣袖擦拭着脸上的泪水,悲伤道:“你伐山破庙倒是高兴了,我的一家老小,辛苦立起来的道坛,只怕都得遭殃了……
    闽地现下情况便是如此,
    道门道坛法脉式微,佛门、巫门道坛势强。
    这是天意啊,
    你何必要逆天命而为呢?”
    源清老道说着话,又悲伤地哭了一场。
    现下浑天道坛与幽州闾山之间只是各自放了狠话,未曾正式交手,这老头便是这一副模样,显然是已被浑天道坛吓破了胆子。
    赤龙真人皱眉看了他一阵儿,未与他多说什么,转身同苏午说道:“我去把鸡下锅炖了。”
    说过话,
    便迈步越过瘫坐在地的源清,径直往破庙里去了。
    苏午站在法坛前,看着嘴唇颤抖着,双目无神的源清老道,出声问道:“你的一家妻小、道坛弟子,今时全在浑天道坛控制之中?”
    “诶……”源清老道抬眼看向苏午——他眼中浮现几缕光彩,目光落在苏午一身紫绶仙衣上,眼中的光亮又暗淡了下去,“是我害了他们,是老道害了他们啊……”
    “你想来也是一座道坛的传度大法师,
    怎么会轻易就被浑天道坛控制住了一家人,及至门下弟子?”苏午归置着法坛上的种种器物,继续向源清老道问道。
    源清老道喃喃道:“总是我技不如人,又先被浑天道坛的师公吓破了胆子,斗法的时候,轻易就落败了。这才落得满门皆被浑天道坛控制的下场。
    他们派我来传话,
    我话也未传好,还连累三少爷被杀,
    如此就无法收场了……”
    “这么看来,
    他们确实有杀你妻儿弟子泄愤的动机。
    毕竟他们那边,传度大法师的三儿子都死了,那位大法师必然是悲怒交加,杀你妻儿是很有可能的。”苏午神色严肃地说道。
    他这番话落在源清老道耳里,更叫这老道神色惨然,垂头不语。
    “若你此时不归回浑天道坛,
    他们更要以为你已投向‘赤龙真人’门下,更是要杀你满门。”苏午又说了一句。
    源清惊慌失措,抬头看着苏午,张口就问道:“那我该怎么办?我若不回去,我的妻儿弟子会死,我若回去了,他们与我便都得死……
    今时便该我们无为道坛绝断香火吗?”
    “是。”
    苏午点了点头。
    源清脸色煞白。
    “反正横竖都是会死,你不妨替我们引路,前往浑天道坛所在。
    他既要杀你满门,
    我们便赶在他们动手之前,杀他满门,如此——你的满门岂不是不用死了?”苏午面不改色地说出一番理论来。
    源清听得苏午这番话语,顿时目瞪口呆:“杀杀杀——杀他满门?!”
    “正是。”苏午点头。
    “不不不,不行的!”源清老道连连摇头,“那浑天道坛是何等势力?岂是你们两人——我们三人……”
    说到最后,
    他忽然止住话头,顿了顿,
    言辞一转,又道:“贫道好似只有这一条路可以走了。”
    苏午面无表情地看着他,并不开口说话。
    “那浑天道坛就集云镇东面,他们修筑了好大一座土楼,土楼内有三层,每层有‘左中右’三个客堂,三层左右客堂,皆供奉‘左右黑煞神’,唯有中堂供奉‘浑天遗蜕’,
    九座客堂,皆聚敛了大批兵马……”
    源清一五一十地将浑天道坛种种布置,都讲述给了苏午。
    ……
    破庙内。
    赤龙真人拿两根筷子叉出了瓦罐内的野鸡,将之撕成三份,与苏午、源清平分,又为三个各倒了一碗鸡汤。
    三人围在火堆边,吃过鸡,喝了汤,扑灭了火堆。
    源清依旧骑着他那只黑驴在前头带路,
    苏午与赤龙坐在板车上,
    没有牲畜牵拉的板车,却自行转动车轮,跟在源清后头,往集云镇而去。
    走到日上中天的时候,
    三人就到了集云镇。
    集云镇上锣鼓喧天,镇子最中间的空场上搭起了戏台,上面正演着‘目连经救母’的杂剧,此下台上已经演过了‘艳段’,台上的伶人们说唱舞蹈起来,引得台下聚集的百姓纷纷拍手较好。
    杂剧今时刚兴起过一段时间,
    剧目也不算多,
    似‘目连经救母’这样的杂剧,往常只能在大城里才能偶尔看过一回,
    今日在镇集上就能见得,自然吸引来了许多百姓围观。
    人们大都是第一次接触这种娱乐形式,都是甚为好奇,聚在戏台前便一时不肯离开,戏台周边的人很快越聚越多,台上吹吹打打唱得热闹,台下也是人声鼎沸,相熟的村民百姓互相间也说得热闹。
    “看看去!”
    赤龙真人在偏僻地方停了板车,他仗着身材高大魁梧,挤走了好几个人群外围的大姑娘小媳妇,惹得人们纷纷对他怒目而视,
    他亦毫不在意,领着苏午与源清只管往最里头挤。
    源清跟在苏午后头,
    只觉得越往里走越是艰难。
    那些一脸嫌弃地避开大胡子道人的闺阁女子、出嫁妇人见到前头的苏午,顿时都两眼放光,说什么也不肯让开通路,反而一个劲地往苏午凑近。
    前头的紫衣青年道人不知使了甚么法子,
    每到有人朝他拥挤过来的时候,都会无知无觉地与他错身而过。
    那些人固然没把苏午留在人群里,
    却叫最后头的源清受了苦,被诸多人挤在人群里,进也进不得,退也退不得,便在大姑娘小媳妇们质疑的目光下,越发愁眉苦脸起来。
    道弘与苏午走到了靠近戏台正前方的位置,
    二人认认真真地听了这出新出不久的杂剧《目连经救母》。
    戏剧传承源远流长,
    自先秦始,至宋、金渐得发展。
    在此时期,百姓见得最多的戏剧,即是杂剧。
    当下这出杂剧,讲说的是佛陀的弟子,名‘目犍连’者,入地狱救母的故事,这位‘目犍连’尊者,在民间传说中,常被百姓将之与‘地藏王菩萨’混为一谈。
    时下苏午与赤龙所看的这出杂剧,
    演至最后,
    还有目犍连尊者修成正果,坐落地狱,被尊为地藏王菩萨的杂技。
    也是引得人们阵阵喝彩。
    二人处在人群里,
    甚至听到不少人跟着台上宣诵起了佛号。
    “佛门在闽地已然是深入人心,地藏王菩萨系的道坛、道庙,比之道门香火鼎盛太多了,连巫门道坛都渐受佛门道坛影响,开始被佛门道坛包容吸收。”赤龙真人看着台上还未闭幕的表演,摇头感慨了几句,转而又道,“佛门借这法子宣说自家教派,给自家脸上刷金漆的法子不错。
    就是这出戏唱得并不好听,
    太柔了,太柔了……”
    他说着话,嘴里跟着哼了几句戏词,
    又把调子拔高,仍然觉得味道不对,连连摇头道:“还是太柔了……”
    虽然赤龙道人对当下这出杂剧评价不高,不喜其腔调柔软,但苏午还是察觉了出来,自己这位师父,显然是个喜欢歌咏之类娱乐的道人。
    在这位师父的板车上,苏午还看到了一把旧琵琶。
    此下,
    台上表演依旧,
    但四下里围观的百姓却渐渐少了下来。
    天色不知何故渐渐昏沉下去,

章节目录


我的诡异人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白刃斩春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刃斩春风并收藏我的诡异人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