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被周家大少爷亲自宴请的润笔先生,必然不得了。
    那会是谁?
    他一定要弄清楚。
    “去,打听打听,周家大少爷今日在如温楼请的是谁?”岳家大少压低声音对消息道。
    这几年里,周家一直压了岳家一头,官府出版的书籍,也多找他们,所以在行会里稳坐了第一的交椅。
    岳家能服这个?
    好一通运作,终于搭上府学掌印教官的关系,得到了《童试录》的印刷资格。
    想着靠卖《童试录》的机会,放了消息让小作坊印出补遗,还能弥补一下疏通关系的亏空。
    没想到也被拆穿了,实在让人生气。
    反观周家,《乡试录》稳稳到手,童试录补遗也被他们出版。
    就连前段时间的诗词格律都不错,那字实在漂亮。
    怎么好事都让他们家给占了。
    很快,消息打听到了。
    周家大少爷请的是纪元?
    而想要抄不入流书籍的人,竟然是纪元的好友同窗?
    岳家大少失望,要是纪元就好了,如果纪元想抄,说不定能从中作梗。
    不对,纪元也没抄,根本没有把柄。
    什么蔡丰岚?
    有个屁用。
    对他使绊子很没意思。
    当然了,此事七弯八绕的,也能让纪元脱层皮,但没必要。
    这人是他那个便宜弟弟岳昌的心魔,留着挺好的。
    现在对他最重要的,是想办法让岳家超过周家。
    只要自己能帮岳家成为第一,他爹就不会考虑其他人管理岳家书坊。
    下面一群弟弟等着超过他,他必须竭尽全力。
    蔡丰岚碰到那个王二之后,一直没有后续,他彻底放下心。
    最近要收拾东西回栖岩寺了。
    李锦这边院子不大,冬日在他书坊也够打扰的了。
    而且栖岩寺安静得很,读书很合适。
    二月初六,在白和尚回来之前,纪元他们又回了栖岩寺禅房。
    这里的和尚们也欢迎他们,帮着收拾了东西。
    纪元他们又交了接下来半年的食宿钱,新一年的学习生活又要开始了。
    白和尚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二月初六,他回来还道:“今年雪下的大,我路上都走了五六天。”
    白和尚的寺庙距离府城还算近的,平日一两日都能到。
    这次却走了五六天,确实耽搁很久。
    幸好纪元他们没有回去,否则一来一回,不知道要耽误多少事。
    大家重新收拾了房间,只等着开学了。
    二月初九开学。
    最让人挂心的,自然是岁考成绩。
    不过听武营他们讲,一般来说,要到十五左右,卷子才能评出来。
    而且府学的看卷子有些不同。
    府学五百八十多学生,如果想要全都仔细查看,肯定是不行的。
    一般来说,夫子们会把每个堂前十名的文章挑出来。
    特别是新来的学生们,比如纪元,白和尚,蔡丰岚,李锦,还有岳昌等人,肯定是在里面的。
    这些人的文章拿出来仔细看,如果可以,直接送到第一堂或者第二堂。
    今年还好点,乡试过后,前二,前三堂的学生走了不少,有的考走了,有的退学了。
    每个地方都有名额空缺,直接把纪元他们补进去即可。
    剩下不被关注的学生,文章随便看看就行。
    等于说,被重点关注的学生们,几率反而更大,因为他们会被单独列出。
    那些学习还可以,但却不是很突出的,就看夫子当时的心情了。
    用武营的话来说:“府学,除了前三堂之外,其他人基本都被放养。”
    这算一个并不明显的规则。
    只有在府学待时间长的人,才能摸透。
    为什么?
    因为科举艰难。
    太艰难了。
    府学五百多学生,真的没指望都考上举人,只要把最拔尖的选出来即可。
    最拔尖的选出来,着重培养,也能提高效率。
    反正每年童试进来的学生如何,大家心里都有数。
    “也就是说,我们几个不出意外,最次也能去第三堂?”李锦放下手里的书,还觉得有些意外。
    大家之前都以为,岁考会决定他们去哪个学堂。
    现在却说,其实在他们进学府学之后,事情基本就定了。
    岁考当然要好好考,但也没有那么重要?
    像纪元,板上钉钉地去第一堂,几乎都不用想。
    武营之前没讲,是以为他们知道。
    李勋没讲,纯粹明白,让大家知道这些事不算太好。
    毕竟,知道自己一定会成功。
    那还会那么吃苦努力吗?
    纪元不好受,他堂弟李锦不见得。
    所以,还是让他们自己好好读吧。
    到今日,纪元也算明白府学的运作模式了。
    其实大致分为两批人。
    一批人,考进来的,这批人也会被府学认为很有潜力。
    虽然刚入学差不多,但年底的岁考结束,第二年就会帮他们调到更好的学堂,接受最好的教育。
    还有一批人,是花钱进来的。
    但花钱进来也有不同,像李锦,岳昌,一个童试第四,一个第五,府学也会重点关注。
    最后花几百两进来的学生,则要看自己的表现,表现突出,就会被关注到,从而进行培养。
    剩下的?
    那就看运气吧。
    不得不说,府学这种运行模式有些歪,却也是当下局面最能培养人才的方式。
    但也要说明,这并非当地长官多喜欢人才。
    而是喜欢有用的人。
    有钱的学生有用,那就收钱进来。
    反正都是上课,其他的府学并不提供,跟白拿钱区别不大。
    有才的学生也有用,往后是长官们的政绩,长官们也愿意给些帮助。
    在府学的生存之道,就是要有用。
    就连武营能留下,也是因为“有用”。
    纪元之前本能帮忙,却并未思考过其中道理。
    现在知道府学如何分堂,算是彻底明白。
    他之前还以为,府学会把所有学生文章都看一遍,然后排个顺序呢。
    看来是他想多了。
    这样一来,他去第一堂,竟然确定了。
    难怪要等到年后再说,估计府学心里都有数。
    二月初九开学,提前知道消息的几个人心情有些复杂。
    特别是蔡丰岚,府学的水真的太深了。
    年前因为给夫子们贽敬心里不爽。
    年后却又要得到优待。
    换了别人,或许已经在开心了。
    但他们都是真正的聪明人,实在是开心不起来。

章节目录


穿越考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桃花白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桃花白茶并收藏穿越考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