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哪是文章。
    分明是宣战书。
    纪元在回到京城的第一年,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从皇室身上挖出一块肉。
    想让他回来是吧?
    他回来了。
    满意吗。
    不满意的话他继续。
    这篇文章的最后,还展望了橡胶的其他用法。
    纪元说,此物可以做橡胶轮胎,直接改变马车的运行方式。
    更是在后面配了个插图。
    水泥路上,行驶着橡胶轮胎马车。
    甚至特意说明了,这是以后的趋势。
    虽然现在的熟橡胶也做不到,但他认为经过不懈研究,一定可以做到的。
    这篇文章,不仅明确了橡胶的应用,还说明了以后的发展路径。
    简直让所有橡胶行业,以及货运行业的人如获至宝。
    那问题来了。
    现在水泥有了,橡胶轮胎呢。
    哦,要研究。
    怎么不研究呢。
    纪元还没去工部。
    事情似乎又回到了原点。
    与此同时。
    关于纪元是大贪官的事情,也有了结果。
    纪元送了三次聘,还送了万金的宝马,是真的吗?
    是真的。
    钱哪来的。
    他赚的。
    啊?
    不少人同时满脑子问号。
    “纪大人卖画赚的。”
    “记得天齐国最近低调的画家青堂先生吗。”
    “他就是青堂先生!”
    “如今的书画界无人不知青堂先生的名讳,可谁又能知道,他的真实身份,是咱们的纪元纪大人啊!”
    第194章
    第194章
    永康四年, 十月份。
    注定是个,一定会被人记住的时间。
    漩涡中心的人,自然是纪元。
    从他回京之后, 直言进谏橡胶司归属问题。
    围绕他身上的讨论从未停过。
    一会说他可怜不懂做官, 怎么刚回来就掺和到这件事里。
    看吧, 连官都没得做。
    一会说他很会做官, 像把橡胶司从内务府要回来,是因为他想贪里面的利益。
    纪元本身就是个贪官。
    但如今,一切真相大白了。
    纪元才不是贪官。
    他做官近十年,除了俸禄之外,没拿过一分额外的银钱。
    聘礼跟宝马怎么回事?
    那是他卖画得来的!
    京城书画圈里,简直不敢相信这个消息。
    啊?
    青堂先生, 是纪元?
    他们之前还见过纪元啊,甚至还在他面前夸过青堂先生的画作。
    纪元怎么不提示他们一下啊!
    如果有路人此刻问一句,青堂先生是谁啊,很厉害吗。
    肯定会被书画圈的人大骂:“懂不懂画作!那是青堂先生!近十年来, 最厉害的画家, 没有之一!”
    其实也有。
    就是乌堂先生。
    乌堂先生的技艺更加纯熟, 随笔一挥就是佳作。
    可青堂先生的画,更朝气,更年轻,看着就让人心里高兴。
    能在画中看到情,绝对是上乘之作。
    青堂先生的画,就是如此。
    现在告诉他们, 青堂先生是纪元?
    啊?
    啊?
    不怪京城书画圈的人震惊, 而是,这完全八竿子打不着吧?
    大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 不约而同的傻眼了。
    吴晏就是傻眼的人之一。
    为何?
    因为他是纪大人,不对,他是青堂先生的忠实粉丝!
    他对政坛完全不感兴趣啊,怎么牵扯到那里了!
    吴晏的吴家在京城也算世家大族。
    作为家中有名的富贵闲人,吴晏向来不喜读书,只醉心书画。
    甚至在京城办了个最厉害的书画社,他还是这书画社的社长,请了不少京城厉害的画家同来探讨。
    大概十年前吧,有个社员说,建孟府那边的书画竞技台,一幅画拍卖了三千两银子。
    三千两对他们来说,都不算什么。
    但一个新人画师,卖出这么高的价格,那就不同了。
    当时的吴晏还摸摸胡子:“看来咱们天齐国又要出一位画家了。”
    那书画竞技台们知道的,下面画商们眼睛毒着呢,如果不值这个价,那肯定会被骂下去的。
    不过吴晏没怎么在意,因为听说那画叫什么《科举百态图》。
    科举举业的画作,实在是庸俗不堪,没一点雅趣可言。
    可另一个人说的话,倒是引起他的兴趣。
    “青堂先生?”
    “他跟乌堂先生是什么关系。”
    乌堂先生又是谁?
    吴晏询问过后,才知道乌堂先生也是建孟府书画竞技台出现的。
    而且画了几幅画之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开口询问的人,手里则有乌堂先生的画作。
    吴晏问了好几次,这人都不舍得拿出来。
    这样一来,倒是引起大家的好奇,软磨硬泡,总算看到乌堂先生的画作。
    那画工,那意境,堪称绝佳!
    这样小众的画家,竟然被他们找到了!
    所以那个青堂跟乌堂先生,有什么关系?
    还有人专门去建孟府找人,可谁都找不到。
    那会大概是化远三十八年,其实这会,他们要找的人,就在京城考会试!
    吴晏算着时间,只觉得扼腕。
    不过那会,如果说他们已经爱上乌堂先生的画,但对青堂还是没什么太大感触,毕竟没有看到画作。
    直到化远四十一年前后,从建孟府流传出几幅画。

章节目录


穿越考科举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桃花白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桃花白茶并收藏穿越考科举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