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本行在车架旁的秦远已将位置让出,杨轩收紧缰绳,放慢了马匹的速度。
萧玥看到他来了,眼底的阴霾早已一扫而空,她嘴角含着克制的笑意,抬头望向他。
杨轩垂眸,低声道:“府衙有些事情要处理,就来晚了。”
其实就算他反悔了,她也没资格怪他,可他不仅来了,还同她解释。
萧玥心里暖滋滋的。
他确实是个讲信用的人。
再抬眸时,却见男人手上缠着白色纱带,她神情不由紧张,双手扒上窗沿,“将军,你受伤了?”
杨轩下意识将手往身前收了收,从容回应:“练武时不小心割到的。”
“你受伤了还骑马,”少女面露懊恼,“都怪我,早知道不让你送我了。”
杨轩看向她,眼神沉静,只觉她委实太大惊小怪了些。
他这只是划伤了手,并非摔断了腿。
大相国寺地处于洛京城郊,大抵两个时辰后,车驾停在了寺院大门外的菩提树下。
今儿天气不算凉,萧玥未披斗篷,一身百褶如意月裙,站在树干后方,露出缥碧色衣裙的一角。
视线里,寺院的僧人们正在协助羽林卫卸行李。
她转回头,又看向他的手,语气轻柔道:“将军要好生照顾自己呀。”
这话似乎该由他来说。
杨轩俯视她的头顶,看她仅在这依依不舍,仍旧未有将鱼符拿出来的意思,他索性也懒得问了。
“公主进去吧,在下先行一步。”
说完,他毫不犹豫地迈开了步子。
见状,萧玥连忙唤住:“将军,你的鱼符?!”
她方才正思索得起劲,怎的他今日不接招了呢?
男人驻步,好整以暇地打量她。
萧玥会意,眨了眨眼睛,冲他莞尔一笑,“将军上药的手法甚是娴熟,我十分喜欢,你若再过来帮我上一次药,我就给你鱼符。“
说着,她还竖起了一根手指,”这次,一定!”
手法娴熟?十分喜欢?
她把他当什么了?
杨轩不由沉下脸,“此乃佛门圣地,公主还是收敛些为好!”
“既然公主如此舍不得鱼符,那在下呈报圣听,让监造局再出一块便是。”
“告辞!”
“喂——”萧玥企图再辩驳一下,“监造局按程序走下来要三个月呢!”
可惜那人并未理她,径直上马而去。
少女站在原地,暖阳透过枝叶打在她鸦羽般的长睫上,投下一片浅淡的阴翳。
她撇了撇嘴,喃喃道:“什么嘛,说好给个机会的。”
现在居然连鱼符都不要了?
这男人心,才是海底针呢!
……
萧玥不在宫内的这些日子,一切如常,窦太后果然请了法师前来清欢殿作法。
清晨时分,屋内传出的诵经声悠扬有节,伴随着木鱼及铜铃清脆的响动。
辰初三刻,大殿外号鼓敲响,雄浑的声音四处扩散开来,石阶下,百官手执笏板徐徐前进。
大晋一朝文武兼施,五品以上的京官及成年皇子皆需上早朝奉听,一如既往讨论的皆是各地呈上来的要章。
待监察御史替今日朝会收尾后,端坐在龙椅上的晋帝威严出声。
“虽说北疆事了,边境尚无忧患,但正值冬雪消融之际,江南水患成灾,社稷不稳,诸位爱卿,可有何安抚民心的良策?”
没了外患,尚有内忧,闻此,众人纷纷凝眉思索。
大殿内一时间寂静无声,少顷后,站在文官首位的郭相向前迈了一步。
满头华发的老者执笏拱手道:“启禀圣上,老臣以为这江南赈灾一事,还得派皇亲贵族亲自前往,如此才可彰显圣威,安定民心。”
郭相之言,素来在理,在场文武百官心下并无异议。
毕竟去年年初,羌族犯北境,镇北将军公孙祁出兵数月,战局仍旧僵持不下之时,圣上当即派了三皇子前去督战。
而几月前,大胜的消息便传回京城,眼下大军即将班师回朝,在众人看来,三皇子此行,定是有起到鼓舞士气之用的。
杨轩身为禁军统领,虽上早朝但从不参议政事。
他站立在玉阶旁侧,神色漠然仿若并未置身其中,而心里头,却已经对局势有了清晰的认识。
晋帝正颔首赞同之际,杨轩眼帘微抬,果然见大皇子萧煜迈步而出。
年轻的男子姿容温润,一派肃然雅正之姿,凛声开口:“儿臣愿替父皇分忧!”
对于萧煜的主动请缨,晋帝十分满意。
紧接着,他视线一转,落在了着玄色蟒袍的男人身上。
青年身姿笔挺,像极了一把经烈火淬炼过的华美宝刀,也是一柄他用得操纵自如的杀人刀,立在这大殿之内,清冷森然。
杨轩注意到了那道目光,此时,晋帝沉声道:“中郎将,你随大皇子一同下江南!”
他心中早已有了几分预感,并未犹豫,当即躬身应下:“臣遵旨!”
与此同时,下头垂眸静立的百官们,顿时神色各异。
杨荀悄然抬眸瞟了眼自己的儿子,隐在笏板后的那双眉眼里,透出担忧之色。
下朝后,众人纷纷离开,朝各自的府衙而去。
杨荀走下石阶后不远,另一位年迈的大臣跟了上来,“杨大人。”
萧玥看到他来了,眼底的阴霾早已一扫而空,她嘴角含着克制的笑意,抬头望向他。
杨轩垂眸,低声道:“府衙有些事情要处理,就来晚了。”
其实就算他反悔了,她也没资格怪他,可他不仅来了,还同她解释。
萧玥心里暖滋滋的。
他确实是个讲信用的人。
再抬眸时,却见男人手上缠着白色纱带,她神情不由紧张,双手扒上窗沿,“将军,你受伤了?”
杨轩下意识将手往身前收了收,从容回应:“练武时不小心割到的。”
“你受伤了还骑马,”少女面露懊恼,“都怪我,早知道不让你送我了。”
杨轩看向她,眼神沉静,只觉她委实太大惊小怪了些。
他这只是划伤了手,并非摔断了腿。
大相国寺地处于洛京城郊,大抵两个时辰后,车驾停在了寺院大门外的菩提树下。
今儿天气不算凉,萧玥未披斗篷,一身百褶如意月裙,站在树干后方,露出缥碧色衣裙的一角。
视线里,寺院的僧人们正在协助羽林卫卸行李。
她转回头,又看向他的手,语气轻柔道:“将军要好生照顾自己呀。”
这话似乎该由他来说。
杨轩俯视她的头顶,看她仅在这依依不舍,仍旧未有将鱼符拿出来的意思,他索性也懒得问了。
“公主进去吧,在下先行一步。”
说完,他毫不犹豫地迈开了步子。
见状,萧玥连忙唤住:“将军,你的鱼符?!”
她方才正思索得起劲,怎的他今日不接招了呢?
男人驻步,好整以暇地打量她。
萧玥会意,眨了眨眼睛,冲他莞尔一笑,“将军上药的手法甚是娴熟,我十分喜欢,你若再过来帮我上一次药,我就给你鱼符。“
说着,她还竖起了一根手指,”这次,一定!”
手法娴熟?十分喜欢?
她把他当什么了?
杨轩不由沉下脸,“此乃佛门圣地,公主还是收敛些为好!”
“既然公主如此舍不得鱼符,那在下呈报圣听,让监造局再出一块便是。”
“告辞!”
“喂——”萧玥企图再辩驳一下,“监造局按程序走下来要三个月呢!”
可惜那人并未理她,径直上马而去。
少女站在原地,暖阳透过枝叶打在她鸦羽般的长睫上,投下一片浅淡的阴翳。
她撇了撇嘴,喃喃道:“什么嘛,说好给个机会的。”
现在居然连鱼符都不要了?
这男人心,才是海底针呢!
……
萧玥不在宫内的这些日子,一切如常,窦太后果然请了法师前来清欢殿作法。
清晨时分,屋内传出的诵经声悠扬有节,伴随着木鱼及铜铃清脆的响动。
辰初三刻,大殿外号鼓敲响,雄浑的声音四处扩散开来,石阶下,百官手执笏板徐徐前进。
大晋一朝文武兼施,五品以上的京官及成年皇子皆需上早朝奉听,一如既往讨论的皆是各地呈上来的要章。
待监察御史替今日朝会收尾后,端坐在龙椅上的晋帝威严出声。
“虽说北疆事了,边境尚无忧患,但正值冬雪消融之际,江南水患成灾,社稷不稳,诸位爱卿,可有何安抚民心的良策?”
没了外患,尚有内忧,闻此,众人纷纷凝眉思索。
大殿内一时间寂静无声,少顷后,站在文官首位的郭相向前迈了一步。
满头华发的老者执笏拱手道:“启禀圣上,老臣以为这江南赈灾一事,还得派皇亲贵族亲自前往,如此才可彰显圣威,安定民心。”
郭相之言,素来在理,在场文武百官心下并无异议。
毕竟去年年初,羌族犯北境,镇北将军公孙祁出兵数月,战局仍旧僵持不下之时,圣上当即派了三皇子前去督战。
而几月前,大胜的消息便传回京城,眼下大军即将班师回朝,在众人看来,三皇子此行,定是有起到鼓舞士气之用的。
杨轩身为禁军统领,虽上早朝但从不参议政事。
他站立在玉阶旁侧,神色漠然仿若并未置身其中,而心里头,却已经对局势有了清晰的认识。
晋帝正颔首赞同之际,杨轩眼帘微抬,果然见大皇子萧煜迈步而出。
年轻的男子姿容温润,一派肃然雅正之姿,凛声开口:“儿臣愿替父皇分忧!”
对于萧煜的主动请缨,晋帝十分满意。
紧接着,他视线一转,落在了着玄色蟒袍的男人身上。
青年身姿笔挺,像极了一把经烈火淬炼过的华美宝刀,也是一柄他用得操纵自如的杀人刀,立在这大殿之内,清冷森然。
杨轩注意到了那道目光,此时,晋帝沉声道:“中郎将,你随大皇子一同下江南!”
他心中早已有了几分预感,并未犹豫,当即躬身应下:“臣遵旨!”
与此同时,下头垂眸静立的百官们,顿时神色各异。
杨荀悄然抬眸瞟了眼自己的儿子,隐在笏板后的那双眉眼里,透出担忧之色。
下朝后,众人纷纷离开,朝各自的府衙而去。
杨荀走下石阶后不远,另一位年迈的大臣跟了上来,“杨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