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天下,若论推测演算的本事,国师定排在前列,若论谋略,陛下也属一流,若是国师和陛下也做不出这个决定,便真的很难了。陛下与其长久的纠结与拖延,不如早作决断。若选到了更好的,自然是好,即使天意弄人,选到了另一边,也有更充足的时间来做弥补。”宋游说着顿了一下,“尤其最近,朝堂不稳,暗流涌动,最怕拖延,再拖下去,恐怕生变,引发乱子,所以,犹豫不决才是最差的一条路。”
    “……”
    “盛世和平得来不易,须得珍惜,陛下一生雷厉风行,又为何在此时优柔寡断呢?”
    “……”
    皇帝依然沉默思索。
    看来他是真的很难下决定。
    说来也是,两位皇子,光是旁人分析,不因谁赢而受益,不因谁败而连累,尚且看不清哪个选择更好,何况他这个棋局中间的人呢?
    过了一会儿,皇帝才开口说:
    “这些日子,朕设了一些题给他们做,但凡与百姓民生相关的,老三都做得更好,可但凡需要魄力的,老三就不如老二了。”
    “陛下设的是些什么题呢?”
    “宰相讲与先生听吧。”
    皇帝摆了摆手,自己坐在原地,眼神闪烁,似乎陷入了思索。
    宰相则领命,对宋游说道:
    “好比前几天,由于此前,此前公主之事后,朝堂有些风波,宫外也有风言风语,百姓之间随意谈谈无关紧要,可若是故意编造,故意放些消息想要引起政局动荡,便不行了。武德司查到谣言来自城外鬼市,于是陛下命两位皇子去查探,但又下令武德司不得听两位皇子的调令,想看两位皇子有什么办法。”
    宰相顿了一下:
    “小皇子绞尽脑汁,四处求人,倒也有些效果,然而终究不如二皇子雷厉风行。”
    “哦?”宋游起了好奇心,“二皇子如何做的呢?”
    “二皇子一剑砍了武德司的校尉,几句呵斥,提到陛下,迅速镇住场面,武德司不敢不从,当夜他便带人到鬼市,将贼人全部捉拿。”宰相说到这里不禁赞了一句,“颇有陛下当年风范。”
    “……”
    宋游听了不禁愣了一下。
    随即抬眼看向宰相。
    皇帝叫宰相来讲,许是想从中看出宰相倾向。
    宋游起初以为是宰相看出自己秉性,于是先讲了一件对二皇子不利的事,想让自己知晓二皇子残暴,不把人命当一回事,可仔细一看,才知晓这位宰相根本没想那么多,他只是单纯在讲二皇子的魄力与果决,至于那被皇帝下令不许尊令又被二皇子砍了的校尉,在这个故事中,只是一个根本不值得在意的背景板。
    宋游再一转头,看向皇帝。
    自然地,皇帝也这么想。
    并且觉得天经地义,理应如此。
    “宋先生?宋先生?”
    “嗯?”
    “先生为何不说话?”
    “无事。”
    “先生是修行人,有一颗仁心,此为大善。不过先生也得知晓,天子乃是世间主宰,一举一动,皆关乎天下民生,也许只是一句话,便是造福万民与浮尸百万的差别,乃重中之重。”宰相委婉的劝诫道,“二皇子确实年轻气盛,那位校尉着实可惜,如此也是我们没想到的,可凡事有轻重贵贱,相比起天下苍生,一个校尉而已……何况朝廷早已厚葬于他,也厚待了他家人,无奈之下,也算补偿了。”
    “是……”
    宋游是听出来了。
    大抵是命有贵贱的意思。
    不过他说得也对,这时代的皇帝确实主宰着无数人的生死,凌驾苍生之上,除了没有神力、不得长生,说不定有些地方比神灵更像神灵。
    若选错皇帝,也许死人更多,所以在宰相与皇帝看来,一个武德司校尉以如此的方式死去,确实算不得什么。
    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规则与观念,宋游就不评价了,也不去争论对错,只是在当初下山之前,这确实是他不喜欢这个世界的原因之一。如今当场听闻当场见识,虽没有当场发怒,但宰相之后的话,也听不太进去了。
    “天色已晚,我也有些累了,不如便向陛下告辞吧。”
    “先生这就要走?”
    “陛下可为先生准备了歌舞,有从西域来的歌舞团。”
    “就不观赏了。”
    “可是朕哪里惹得先生不快?”
    “只是累了。”
    “那朕也不多留了。”老皇帝站起来,犹豫了下,“过几日便是朕七十二岁寿辰,朕准备大宴文武,先生可有空闲……”
    “在下是道人,道人爱清静。”
    “好。”皇帝点头,依然不多为难,“只问先生何时再离京?”
    “开春就离京。”
    “先生此次离京,又往哪边走呢?”
    “暂时未定。”
    “下次回来,怕又是几年后了。”
    “是啊。”
    “先生可能看出,朕还有多少阳寿?”
    “以在下所见,若陛下好好保重身体,少饮酒,少操劳,至少一年,最多三年。”
    宰相听了,又忍不住一愣。
    在他印象中,这种问题,就算是国师,哪怕皇帝敢问,国师也是不敢答的。却没想到,这位不仅答了,且答得毫不避讳。
    再看陛下,也毫无怒意,只满脸遗憾。
    “那么下次若还能再见先生,恐怕朕已撒手人寰,是一缕阴魂了。”
    “……”
    宋游漠然的看着他。
    心里忽然有种感觉,下次再见他,可能真的死了,已经是鬼了。
    那时的皇帝又会如何呢?
    道人许久才答了一句:
    “是啊。”
    随即道谢告辞,便出了宫殿。
    自家猫儿早跑了出去,似是那样的对话她听了也觉得无趣,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第346章 学人精与学猫精
    “那是什么?”
    “一只猫?”
    “皇后娘娘的猫怎么又跑到这边来了?”
    “那些猫本事可大着呢,飞檐走壁,不在话下。”
    “要不要捉回去给皇后娘娘,不然她老人家发现哪只猫不见了,半夜又叫我们满宫城找。”
    一队侍卫说着,提近灯笼一照,映出地上的猫儿。
    三花猫坐得端正,正歪头看着他们。
    只见她一身干干净净,身姿优美,五官秀气,眼神灵动,这么一歪头,就像是会说话,在询问他们嘀咕什么一样。
    “是只三花猫儿?没听过皇后娘娘什么时候养了只三花猫啊!”
    “这猫真漂亮!”
    “这小东西还机灵,怕是天冷了,趴到灯柱上来烤暖。”
    “听说今天陛下在长乐宫待客,邀请的神仙高人便带了一只猫儿,是陛下的贵客,不会便是这只吧?”
    “猫儿?贵客?”
    众人正嘀嘀咕咕之时,便见三花猫随着他们的话,脑袋歪得更厉害了一点,依旧用一双会说话的眼睛盯着他们,似乎对他们的话越发疑惑了。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声音:
    “走了,三花娘娘。”
    “!”
    猫儿瞬间便转过了头。
    侍卫们也跟随看去,只见那边站着一名年轻道人,几名内侍官提着灯笼站在他身后,而眼前的三花猫像是听得懂话一样,伸个懒腰,便轻巧的从灯柱上跳了下来,看一眼侍卫们,这才跑向道人。
    道人抬眼看过来,与侍卫们颔首致礼,这才迈开脚步。
    内侍官与猫儿皆跟在他身边。
    隐隐约约听得见那边的声音,似是道人在与猫说话。
    “三花娘娘怎么跑到这边来了?”
    “里头没什么意思。”
    “外面要更有意思些吗?”
    “这里面有猫!还有耗子!”
    “这么大个地方,一定有不少耗子。”
    “这里的人好厉害!”
    “怎么厉害了?”
    “这里的房子好大,而且好多,柱子也好大,就很厉害!”
    “是前人的积累。”
    “前人的积累~”
    “是。”
    “那边几个人讲话也好好玩。”
    “怎么好玩了?”
    “傻乎乎的。”
    “这么说有些失礼。”
    “唔!”
    猫儿跟随道人脚边,道人朝旁边低头,她便朝旁边仰头,两人边走边聊,只是她也好奇:“你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
    “里头没什么意思。”
    道人学着方才猫儿的回答说道。
    “外面要更有意思些吗?”
    “外面空气要好些。”
    “外面空气要好些~”
    “天光也要好些。”
    “天光也要好些~”
    “学人精。”
    “你也学三花娘娘了!你是学猫精!”
    “……”
    道人摇一摇头,抬头看向远处。


章节目录



我本无意成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金色茉莉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金色茉莉花并收藏我本无意成仙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