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不想起。
    这么冷的天!
    可两个小家伙喜气洋洋、高高兴兴来拜年,那他肯定不能扫兴,于是他也穿上新衣起床下炕。
    叫两个小家伙再给他拜一次年,他给两人发了个大红包:
    每人二百文。
    这个数字叫两人高兴坏了,蹦蹦跳跳的去灶房找江纪乐呵。
    片刻之后,鲍北元也起了。
    鲍北元也给他们俩发了个一百文的红包。
    四人的红包加一起,两人共入账四百文。
    这来钱速度,真真叫两人乐得走路都是蹦着的。
    从前家里穷,而且他们俩也整日待在村子里,没有花钱的地方,所以,他们俩从前是没有压岁钱的。
    如今头一次发压岁钱,竟一下子收到了四百文!
    哎呀。
    过年可真好!
    很快,早饭吃完。
    但这会儿天还没大亮。
    祭祖是在巳时,因此各家各户就先串门,拜年。
    叶厘江纪领着两个小家伙,同鲍北元一起,先去了江大河家。
    江大河也给两人准备了压岁钱:每人一百文。
    等到了江大川家,江大川、江通各给了两人一百文。
    于是这下子光是收压岁钱,一早上两人就入账七百文。
    江芽拎着铜钱串,笑得见牙不见眼,还大声许愿:“好想天天过年啊!”
    一句话将满院子的人都逗笑。
    拜完年,几人又去了坟里一趟,祭拜江父、江母。
    快到祭祖时间时,家家户户成群结队的往祠堂走。
    之前众人已经集过资让江福正去买祭品了,因此这会儿每人都是两手空空。
    江纪将叶厘卤的猪头用背篓拎着,一家子也去了祠堂,只留鲍北元在家。
    村中的祠堂年份已久,是用土坯砖修筑,近些年虽修修补补,但难挡岁月痕迹。
    墙体、墙根都脱落了不少。
    到了祠堂,两个小家伙竟又压岁钱可拿——乡亲们纷纷从怀中掏出铜钱串,往两人手里塞。
    村人给的不多,每家都是二三十文。
    但将近二十家加一起,那就高达五百文。
    江麦、江芽乐得真不知该说什么了,只张着小嘴巴给众人拜年,说吉祥吉利的话。
    不止他们俩高兴,村中的小孩子今个儿都高兴。
    人人都得了压岁钱,最少也有十文,搁从前真的不敢想!
    于是,当江福正领着众人跪在祖宗牌位前求祖宗保佑时,这些小家伙们许的愿则是不同:
    他们希望天天过年!
    野枣坡的祭祖仪式很是简单,众人将祭品摆好,而后给祖宗磕头,祈求祖宗保佑,江福正再训导几句,那就结束了。
    今年虽然富裕了,但江福正也没多安排环节,毕竟所有人都知道,村中的共同富裕是靠了叶厘,求祖宗没用。
    但是,按照正常情况,这新年一过,等不到元宵节,天气就转暖了。
    正是盖房子的好时节。
    如今的作坊,到底小了些。
    也不气派。
    因此,他打算这两日就将银钱筹齐,过几日就去县城买砖料,争取在元宵节动工。
    然后在正月底将家伙什搬到新作坊里。
    每户就先出个八两银子吧。
    多退少补。
    他与叶厘、江纪共同管账。
    众村人对此事没意见。
    这是早就敲定好的。
    棚子的确简陋,而且当时盖的仓促,不一定能防大雨。
    昨个儿下雪时,江福正还找人给棚顶扫雪,省得雪太厚把棚子给压塌了。
    还有,这作坊他们准备世世代代干下去的,不盖得结实一些,那不是耽误生意嘛。
    盖!
    别说八两银子了,就是十两他们也愿意出!
    敲定此事,江福正就不再多言,他拎起菜刀,开始给众人分肉。
    众人凑钱买的肉是生肉。
    叶厘和江福正供的猪头是熟肉。
    两个猪头摆一起,明显叶厘卤的好看,颜色深,凑近闻闻,还能闻到香味。
    于是众人都想选叶厘的猪头。
    江福正也难得“以权谋私”,给自己分了一大块肥瘦相间的猪头肉。
    他刚才已经向叶厘取过经了。
    卤猪头啊,要舍得下料。
    更要舍得用柴火去烧!
    前几日自家卤时,两个坑他都踩了。
    他打算过几日再整个猪头试试!
    热热闹闹的分完肉,今个儿就无事了。
    大年初一,众人唯一的任务就是玩!
    一些人家选择进城看热闹。
    今年荷包鼓鼓,不怕小孩子进城之后要这要那了。
    也有些人家懒得跑动,大冷天的,雪还没化呢,与其出去吹风,不如围着炉子一边烤火一边吃些瓜子点心。
    有货郎赶着骡车进了村。
    今个儿别的村子货郎不敢打包票,可野枣坡的小孩子手里肯定有钱!
    江纪去将牛车牵了回来,他将豆腐泡、芋泥搬上车,还拎上了两个油纸包。
    他、叶厘与鲍北元,带上两个小家伙,五人一起进城送货。
    昨夜雪下的久,积雪有一尺多深,只隔了一晚上,路上依旧处处是雪。
    牛车到半闲居时,半闲居已开门了。
    今个儿他们来的有些晚。
    但正好,半闲居里也没食客。
    店里的伙计不多。
    彭希明依旧守在一楼大堂。
    几人同彭希明互相拜了年,江纪将两个油纸包递给彭希明,一个装着猪头肉,一个装着点心,叫彭希明感动又感激。
    余采不在,几人就赶着牛车逛街去了。
    今个儿街上热闹,各种杂耍、小摊看得人目不暇接。
    逛了一圈,给两个小家伙买了糖葫芦,临近中午,几人准备回家。
    牛车特意路过半闲居,但余采还是没来。
    不过,余采遣了人来传话,明个儿先做二百斤芋泥、四十斤豆腐泡。
    另外,他染了风寒,叫叶厘初三那日不必去吴家走动了,等他彻底好了再说。
    彭希明转述这些话时,脸上挂着担忧。
    刚才,余采不仅派人过来传了话,还给值班的所有伙计、厨子带来了羊肉汤。
    好大一锅,里边的羊肉也多。
    喝得他肚子溜圆。
    更重要的是,余采还给他们每人都发了个红包:
    用红绳串着的六十六个铜板。
    所有人都没想到,今个儿还有这么大的红包收,一个个都眉开眼笑。
    他也高兴。
    可余掌柜染了风寒,令他有些担心。
    这么仁善的人,老天可要保佑余掌柜早些好起来啊。
    叶厘没想到余采竟病了,不过,这不是大病,他就先回了家。
    吃过午饭,江芽兴冲冲的拉着他,要去江大川家包汤圆。
    想到明天要去叶家走亲戚,他就拎上自家磨的糯米粉还有一些芋泥去了江大川家。
    江顺对汤团颇为上心,他昨个儿煮了红豆,做了好些豆沙出来。
    还炒了黑芝麻。
    如今再搭配上芋泥。
    哎呀,丰盛!
    就是厘哥太客气了,怎么还自带糯米粉呢。
    元哥足足给他发了十斤糯米粉当年终奖呢。
    江麦却是找出很久没玩过的弹弓,和鲍北元满村溜达着打鸟。
    江纪拎上桶,满村的买羊乳,准备做炼乳。
    明个儿得做二百斤芋泥呢。
    叶厘、江芽在江大川家待了一下午,回来时,两人手里不仅拎着汤圆,还带回来了一个八卦:
    明个儿江通要去相亲了!
    对方是县城的小哥儿,模样俊俏,一开始江通还挺不乐意,觉得城里的小哥儿娇气,自家乡下人,容不下这样的大佛。
    可媒人将对方夸了又夸,他这才勉为其难的决定去见一见。
    反正大过年的,清闲。
    而且,看多了江纪、叶厘腻歪,他早就生出了成亲的念头。
    叶厘倒是没想到他还嫌弃上了。
    反正以后江通一家子都无需务农,人家娇气些也没关系呀。
    大年初二,按照习俗,出嫁女/哥儿需得回娘家走亲戚。
    可鲍北元不想去叶家。
    他甭管是留在江家还是去江大川家找江顺,都比去叶家自在。
    结果江大河知道了,就把他拽到了自己家。
    这么一个小可怜,在这种喜庆的节日,可不能叫他独处。
    梁二香年纪大了,已不用回娘家了。
    所以鲍北元留在他家吃饭正好!
    鲍北元抵不过江大河的热情,就随江大河去了。
    正好,今个儿做豆腐泡的任务有些重。
    他可以帮忙炸豆腐泡。
    于是只有叶厘、江纪带着两个小家伙去了叶家。
    叶家不缺肉,年前叶阿爹还拎了二十多斤干果回去,此次回叶家,叶厘干脆带了两麻袋面粉,一麻袋大米,一陶罐猪油,还有昨个儿下午包的汤圆。


章节目录



成了举人家的恶毒夫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祝六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祝六六并收藏成了举人家的恶毒夫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