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他一跳。
    他就说以他对陛下的忠心,怎能同意?
    想来,他定是因为不支持此事,故而被赵高与胡亥忌惮,从而引来杀身之祸,并且连累了家人。
    【这事儿本来都要板上钉钉了,赵高没想到在李斯这里碰了个钉子。胡亥登基就差临门一脚,赵高岂能甘心?
    于是,他便缠着李斯,磨了他好几天。赵高这个人能在一向刚愎自用,说一不二的始皇身边当上中车府令,说明他的口才其实是非常好的。而且,赵高非常善于拿捏人心。李斯虽然聪明,但还是没有在赵高的威逼利诱中逃脱。他与赵高交手了几个回合,最终败下阵来,同意了此事。】
    李斯一口气还没完全提上去,突然闻此噩耗,人都傻眼了。
    ……谁同意什么事情?!
    第53章 “公子不可!”
    他日后居然背叛了陛下, 倒向了那昏庸无能的秦二世?!
    李斯从未像今日这般慌乱,他几乎不敢直视嬴政的双目。
    他入秦侍奉陛下已有数十载,君臣相伴久矣,他比任何人都要明白陛下对乱臣贼子的处置。
    但是……他想不通, 为何在陛下驾崩后, 他会背叛陛下, 与那胆敢篡改遗诏的乱臣贼子为伍!
    可是, 他真的想不通么……
    李斯内心在不断地拷问自己。
    熙和也感到有些惊讶。
    未来与赵高勾结之人, 居然是位高权重的李斯。
    他们二人现在看着毫无交情,不过, 若是李斯, 有些事情倒也说得通了。
    大秦的许多朝臣们也如李斯这般不可置信。
    当初天幕所言秦二世无道, 随意屠杀朝臣时,他们还对被秦二世残杀的丞相深表同情,并且与李斯站在同一阵营,向陛下谏言惩处那可恶的秦二世。
    不料,李斯竟然是拥秦二世上位的始作俑者!
    这让众大臣像是吃了苍蝇一般难受, 有些与李斯离得近的人则默默挪了挪步伐,站得远些。
    至于平日里与李斯斗嘴的政敌们惊讶之余,心里暗藏一丝幸灾乐祸。
    谁不知道秦二世这三个字最近可把陛下气得不轻。
    你李斯胆敢背叛陛下,扶持胡亥上位, 这个丞相的位置刚坐不久, 只怕就是要下台喽!
    天幕还在继续发言。
    【我在太空开机甲:丞相, 您真是糊涂啊!您都一把年纪了,明明已经身居高位, 又何苦背叛侍奉终身的陛下,篡改他的诏书, 在史书给自己留下一片骂声呢!】
    【头痒,要长脑袋了:大概是因为自卑多疑吧。】
    【我在太空开机甲:哈?他都已经当上丞相了,官都升得不能再高了,这还自卑?】
    主播这个时候接话。
    【正是因为丞相位高,所以他更担忧被踹下去。其实,李斯一开始并不想篡改诏书,但赵高此人善于攻心,很是能抓住他的软肋。几次拿他与蒙恬作比,在赵高例举前几位秦王旧臣的下场,多番劝说之下,李斯难免不动摇。李斯想在新皇上位后,继续维持他应有的地位。毕竟,老秦家每逢新君上位,拿旧臣开刀也不是第一回 了。老秦家有这种先例,即将上位的长公子明显就是个思想独到的,身为秦皇宠臣的李斯又怎能不担忧李家的后路?
    长公子并不青睐于法家一家之言,而且亲近蒙氏。李斯认为,若是他登基,自己很可能会被清算。反之,如果扶持一个稚嫩,不怎么懂政治的幼主上位,那么李家的地位必然稳固,而秦国的法度也能存续,秦国才能继续强盛。】
    主播说到这里,选择放出了赵高劝说李斯的场景。
    那是一个看似与往常无异的日子。
    在赵高上门,说与他私聊时,李斯是有感到几分诧异的。
    他和赵高虽然相识已久,但同为陛下宠臣,也存在一定竞争关系,与他没有多少交情。
    然而,因为陛下病重,他以为陛下托赵高寻他,故而并未拒绝。
    熟料,赵高见面便开门见山,说陛下已驾崩,然后邀他一同篡改诏书,扶持胡亥上位。
    李斯在痛惜陛下驾崩之时,听到赵高如此乱臣贼子的发言,不免惊出一身冷汗。
    他未料到赵高的胆子居然如此之大,还敢直白地邀他一同做这祸国之事!
    李斯大声驳斥:“赵高,你怎能罔顾陛下之意,此妄为臣子之道!”
    赵高可没被李斯吓住。
    若是陛下尚在,他自然不敢心生妄念,但大秦的太阳已经落下,若长公子上位,他才真是大难临头。
    赵高并没有放弃,也不可能放弃。
    因为他知道,这个计划如果没有李斯同意,他和胡亥绝对是无法瞒天过海的。
    毕竟,朝堂内的大臣们可不会只听他区区一个中车府令之言,李斯的加入,才能坐实诏书的可信。
    所以,他必须要说服李斯。
    而丞相的弱点,他可太了解了。人总是趋利避害的。
    “丞相,我可是在救您呢。您仔细想想,若是长公子登基,您的丞相之位还保得住吗?您虽是长公子的丈人,但论关系,您可远远比不上蒙氏。”
    自然是比不上的。
    蒙氏在大秦根基深厚,乃是几代秦王的肱骨之臣,蒙恬和蒙毅于陛下而言,更是不必多言。而他李斯在秦国无任何势力,若非陛下器重,以他一介布衣之身,不可能官至丞相。
    在朝堂中,他劝陛下推行郡县,使得许多功臣无法获得封地,惹怒了不少同僚,风评很差。蒙氏的话音比他这个丞相都要高得多。
    而在民间……他曾建议陛下焚百家之言,那些黔首和诸子百家估计对他李斯也是一片骂声。
    只有陛下向着他。
    也只有陛下愿意用他。
    陛下不在,他李斯在大秦恐怕便再无立足之地。
    赵高观察李斯的面色,继续说道,“长公子登基,必任蒙恬为相,至于您的下场……我听说长公子被贬咸阳,还有几分您的功劳。您觉得,仁善的长公子会不会记仇呢?”
    李斯闭了闭眼。
    弱点被人拿捏,他先前的强势于赵高而言就像一只纸老虎,一被戳破便泄了气。
    李斯再度开口时,已变得颓唐。
    “……长公子怕是不会相信陛下会越过他,传位给幼子。”
    “丞相放心。发往上郡的诏书可由不得他不信。”
    赵高眯了眯眼。
    有了丞相的默许,接下来的事情虽然麻烦,却也好办得多了。
    【我在太空开机甲:哎,丞相你做人怎么这样呢?你懂不懂像你这种从布衣做起,草根逆袭开挂到丞相的在历史上更是难得可贵,令人钦佩啊!你自卑个什么劲啊!搞不懂你居然因为羡慕人家从小当官二代的人受宠,一时用气,给大秦的覆灭来了个添砖加瓦。】
    【草莓甜心卷:但蒙恬这样有能力的官二代的确给大秦出力很多呢,他也的确是政哥的宝贝啊,这也难怪人家斯相照了照镜子,给他对比得自卑了~】
    章台殿内。
    李斯早已跪倒在地。
    他一边重重磕头,一边痛心疾首地喊道:“是老臣无眼,受野心蒙蔽,终铸成大错!臣有愧陛下信任,万死难逃其咎!”
    嬴政的脸色散布着阴云,黑沉得可怕。
    天幕多次提过矫诏三人组,他怀疑过很多人,但唯独没有怀疑过李斯。
    李斯入秦已数十载,助他完成统一大业,是他的心腹之臣。
    朕许他荣光,赐他恩典,让诸位公子迎娶李家之女,将诸位公主嫁与他的子嗣,缔结姻亲,以示帝王的恩宠与信任。
    可换来的,却是他长眠之后,李斯的背主,大秦的覆灭。
    嬴政思及此,怒极反笑。
    “李斯……朕对你很失望。”
    “臣无可辩解,但请陛下念在往昔君臣之情,仅赐臣一死,宽恕臣的家人!”李斯的内心更是痛苦不已。
    他深知自己已触犯了帝王的禁忌,说完此言,竟迅速起身,猛地朝着章台殿上的柱子撞去!
    众人不料到李斯竟如此决绝,反应快的武将连忙伸手去拦。
    熙和离得最近,在发现李斯情绪不对时,快速往前走了几步,伸腿将其绊倒。
    后赶到的蒙恬在他即将跌倒时,大手往前一探,捞了李斯一把。
    身为故事中被比较的那位官二代,蒙恬没料到丞相居然如此自卑敏感。
    蒙恬看着李斯痛哭流涕,狼狈不已的模样,不免有些唏嘘。
    “……丞相,陛下还未下令定您的罪。”
    熙和拿出了一张帕子:“丞相,且振作些。您拿去擦擦吧。”
    李斯不敢去接。
    嬴政见着殿内这些变故,冷冷出声,“李斯,你先跪着。若再敢寻死,朕不介意送李家与你陪葬。”
    李斯刚被蒙恬搀扶,正处于精神恍惚之际。听了陛下之令,他忙用袖子抹了抹眼泪,复又跪下了。
    天幕中,网友们又议论了一番李斯和赵高,随即转换了影像。
    上郡。
    蒙恬正与阿玉在屋内议事,“如今匈奴北遁,兵革少矣,陛下应很快便会召公子回咸阳了。”
    陛下当初让长公子来上郡,令他履行监军之责,亦有历练之意。不过,长公子身为陛下长子,大秦的继承者,久居于外也不妥当。
    咸阳才是公子的归处。
    阿玉:“击退匈奴,是将军的功劳。至于父皇的心思,我干涉不得。”
    上郡的这几年磨砺了她的心气。
    她不会希冀于帝王的怜悯,如今火药的研发已有重要突破。即便天下将乱,她也不至于居于弱势。
    “报!”
    外头传来一道急促的声音,打断了阿玉的思绪。


章节目录



大秦长公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池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池衣并收藏大秦长公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