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疼了?疼得厉害?”
    他问过来,秋霖下意识警惕地看向这位“新姑爷”。
    杜泠静也闻声不禁看去,只是在目光掠及他的瞬间,又瞬时收了回来。
    她说不是,他却两步走到了她身前。
    秋霖莫名想拦在姑娘前面,但侯爷并没做什么,只是上前细看了姑娘的眼睛。
    他离得近了些,姑娘不知怎么,没似之前那般神色冷淡地立刻转过头去,而只是浅浅侧过脸,避着他的目光。
    侯爷说姑娘的眼睛不算红肿,“可按晴明、太阳二穴舒压。”
    他说完,拉过旁边的交椅坐到姑娘身前,抬手准备替姑娘压了眼周的穴位。
    他这般,引得秋霖不禁向姑娘看去,姑娘会拒绝的吧?
    果然姑娘出了声,也闪了闪身,“侯爷不必劳动。”
    姑娘拒绝得怎么有点客气?秋霖暗暗皱眉。
    若然这样的客气没能拒绝得了,侯爷手下按了她眼周穴位,“片刻就好了。”
    秋霖心道,若是姑娘再提出拒绝,她就说她来帮姑娘按压好了,让那位侯爷离姑娘远点。
    然而姑娘却没再说,由着侯爷近靠着她,指尖落在她眼上。
    她只是长眉微蹙,垂着眼帘,脸上有说不出的怅然、迷惘,还有几分任由。
    秋霖看着,只觉脑子嗡嗡作响。
    她越发想知道昨晚,下了一整夜的秋雨里,侯爷同姑娘到底发生了何事?
    但姑娘不说,侯爷更不会告诉她,她再无从知晓。
    窗外的风在花窗缝隙里试探着游走。
    她就这么安静地闭着眼睛。
    如此安静的模样,男人忍不住多看了几眼,目露思量。
    ……
    不时摆了饭。
    一顿寻常的早饭摆得琳琅满目,上菜的丫鬟说是专司京式鲁菜的厨娘做的菜。
    杜泠静悄然看了那位侯爷一眼,男人却一下捕捉到了她的目光,跟她笑了笑。
    “今日胃口好些了吗?”
    杜泠静略感尴尬,默默点了头,把饭吃了。
    吃过饭他们往后面去了侯府的祠堂。
    刚到祠堂院外,杜泠静便察觉身侧的男人,舒展之气收了起来,他正了面色踏入院中,不必侍从代替,亲自上前,缓缓推开了祠堂的门。
    永定侯府满门英烈。
    此刻摆满了高阔的祠堂。
    自进了祠堂,他便彻底沉默下来。
    杜泠静看着高高低低的牌位,甚至还有不少位列偏位的,辈分与陆慎如相同。
    是那一次吗?
    弘启十四年,先帝尚在时,陆氏率永定军对抗南下鞑靼大军,却因朝中文武相争,错过援兵,过半陆氏将领,在那一战中折损殆尽……
    永定侯府的功勋世人皆记在心中。
    杜泠静也敛了气息,随他给陆氏英烈,敬重着上了香。
    只是起身离开之时,他转到了另一边,低头看向下面一块辈分与他相当的牌位。
    他低声跟那牌位特地说了什么,杜泠静没听清,只见他抬手抚了牌位上细细的落尘,才放回去,与她一道离开了祠堂。
    今日照例还要去宫中叩谢皇上赐婚。
    但方才宫里传了话来,说皇上今晨朝后,因有人提议削减军备开支,而后引得一众武臣群起攻之,皇上居中调和许久,待回了后宫便有些犯晕。
    叩谢之事只能挪到次日。
    陆慎如倒不着急,他原本想要陪着她,但前院还有几位来迟了的军中将领跟他道喜,他不得不去了一趟。
    他一走,杜泠静便禁不住松了口气。
    雨一早就停了,但窗外还残留些微秋夜湿意。
    她坐在窗前的妆台上,本想翻几页书,却没翻下去,静静地看着窗外从江南移来的那株阔大芭蕉。
    虽是圣旨赐婚,却算不上盲婚哑嫁,她对那位侯爷多少所耳闻,至少之前的种种纷杂中,她也能瞧出来几分。
    他是权倾朝野的君侯,是生杀予夺的权臣,这一点上没错。
    连京中高门都敬着捧着的万老夫人,他都丝毫不顾及,翻手之间,几乎要了顾扬嗣的性命。
    难怪文臣指他党羽蔽日,告他肆意弄权,又在边关拥兵,紧握手中不放,威胁朝堂根基。
    是权臣,甚至可能是佞臣,总归是杜泠静素来最为不喜的那一类人。
    加之成亲之事,她万般推脱不得,她料想自己昨夜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可是昨晚,他没有。
    说枕月楼上一见倾心,她实难相信。
    但他似乎对她,有着些特殊的……耐心。
    可他才跟她有过几面之缘?
    杜泠静禁不住头痛起来,又连带着眼睛发酸。
    月余前她出门的时候,还在青州的竹林里跟三郎说,她很快就会回来了,眼下却在一片混乱中嫁做了他人妻。
    眼中的酸涩意更重了,窗外没有竹林,唯有半掩的画窗外,芭蕉放任着阔大的叶片随风轻摆。
    陆慎如推门进来,就看见了她支着胳膊坐在窗边,她不言语,似是在想什么,却又好像想不明白,看着窗外的芭蕉出神。
    男人没扰她,静静站着看了她许久,她全然没发现他,他走到一旁倒了杯茶,她还是没发现,他瞧着,干脆端着茶坐在她身后的圈椅上。
    她没穿红色喜服,只在房中穿了一件水蓝色绣暗纹的褙子。乌发披在肩头,她托腮坐在圆花窗的正中间,窗外雕花廊檐下,她眼中的芭蕉随风而摆。
    就如同画中九天之上的美景。
    但此刻不在九霄云外,不在回忆之中,不在梦里。
    只在他眼底。
    陆慎如就坐在她身后,一动不动地看着,眸色不由自主地温软了下来。
    只是风吹动雕花窗扇,他见她默然抬起手来,轻轻拭去眼角。
    男人心下一停,顿住。
    他想说她眼睛不好,不要落泪,但这话没说出口。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她,没有打扰,半晌,见她慢慢恢复过来,才缓缓松了一气。
    嫁给他,不要郁郁寡欢。
    第22章
    晚间吃过饭, 陆慎如去了一趟外书房。
    杜泠静见秋霖皱着眉,看着侯府的两个小丫鬟盈壁和香溢忙来忙去,收拾着房内房外, 她倒不知道做什么。
    杜泠静看过去,见秋霖走过来低声道, “侯爷不禁给姑娘准备了嫁衣, 连四季衣裳都备齐了置放在梨花木的柜子里,侯府的针线上可真是厉害,不用量身就能给姑娘做衣,倒显得我们无用了……”
    经年做衣的老人是有这个手艺的, 不以手量只以眼丈,也能几近精确。
    这里是永定侯府, 杜泠静并不意外,只是没想到侯府针线上赶制衣裳这么快,她同那人拢共才定下婚事多久,衣裳都制好了, 只等着她嫁进来了。
    是圣旨赐婚, 事前没人能料到她会嫁给那位侯爷, 连他自己都说是圣意,却也难违。
    可杜泠静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古怪的感觉。
    她一时说不清, 这会便没再同秋霖细论下去,只觉自己从昨夜到今夜, 一整日了,脑中混沌错乱, 她不喜欢这种感觉,叫了秋霖。
    “帮我取一本先前没修完的书来。”
    修书以静心。
    秋霖得了吩咐高兴了起来,姑娘修书便同她在修书似得, 心都落地回了熟悉的地方。
    然而秋霖取来了书,顺道将杜泠静平素修书用的灯也取来,点了两次没点亮,才忽的想起来,这灯前几日突然坏了。
    “还是点不起来吗?”
    杜泠静亲手拿了过来,她试着去点了一下,这灯仿佛是给她面子一般,燃起了一簇小小的火苗,可还没等火苗旺起来,倏然灭了去。
    之后再点,都不再亮了。
    恰侯府的两个小丫鬟退了下去,房内安静了一时。
    秋霖见姑娘神色都落了下来,往旁边寻了寻,拿起侯府备下的灯瞧了一眼。
    “姑娘你看,侯府的灯正是那西安老师傅的手艺!”
    是蒋竹修跟随学习了一整日的那位西安匠人师傅,亲手做的灯。
    但却不是他留给她的灯。
    杜泠静沉默着最后又点了一遍莫名灭掉的旧灯,没亮。
    人走如灯灭。
    连她,在他走后才三年,就嫁了人。
    杜泠静鼻头酸涩,闭起了眼睛来。
    房中灯火幽幽,秋霖见不得姑娘这般,忙道。


章节目录



惟许侯夫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法采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法采并收藏惟许侯夫人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