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吴兴镛不来,直接回家温书去了。
    柳金枝自然也不强求。
    两个伙计,加柳金枝一家五口,一行人驾着驴车浩浩荡荡往御街那边走。
    柳家旧宅里头本来就没多少值钱的东西,稍微值钱一些的,都是柳金枝的调料,和锅碗瓢盆一类。
    所以七个人坐着驴车顶多来回三趟,就把该收拾的东西都收拾好了。
    新家两进两出,里头有一个客厅,一间主卧,两间侧卧,两间客房,一间膳房。
    虽然房间多,但比起柳家旧宅要小许多。
    像柳霄这般大的小伙子也仅仅是够住,若像伸胳膊、伸腿,在房间里来回跑两步是不行的。
    可在寸土寸金的汴京城已经很不错了。
    林勤羡慕地在新家里转悠了两圈,道:“东家,您这宅子可真好,又干净又亮堂。”
    王忠勇也点点头,羡慕道:“是啊,要是我将来也能买一座就好了。”
    他们这类汴京城底层百姓住的地方又矮、又破、又挤、又小。
    这辈子都没怎么见过宽敞的大房子。
    “哦,对了。”林勤这时候想起来,“王哥,啥时候接嫂子过来呀?”
    “我去李府找了她好多次,她都没出来见我。”
    提到未婚妻,王忠勇的羡慕之情散了些,取而代之的担心。
    “我不清楚她是太忙了,还是有其他的什么事情。问李府的小厮、丫头们,也都说不清楚。”
    林勤惊讶地皱了下眉。
    这时,月牙和杜卫端着水杯从膳房里头走过来,打断了二人的谈话。
    “来来来,喝杯水。”杜卫把杯子分给林勤和王忠勇,“大家都辛苦了。”
    林勤连忙摇头笑道:“这没什么,东家平时待我们这么好,就是再累点,我们都愿意。”
    “但我可不能让你们白忙活一场。”柳金枝对他们招招手,“今日就留在这儿吃吧,我来掌勺。”
    林勤和王忠勇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开了。
    二人平时在小饭馆内忙活,哪儿能不知道柳金枝的手艺?
    但那些菜实在太贵,他们也买不起。
    谁知这时候还能享点口福。
    都忙不迭点头道:“好好好,劳烦东家了。”
    新家的膳房虽然小了些,但很亮堂。
    灶台、地面、橱柜都干干净净。
    柳金枝把带来的食材一一摆放整齐,又取出一些,做了碗茼蒿菜、韭菜鸡蛋、枸杞鸡汤,顺便把梅花汤饼也做了一些。
    再让月牙去外头买一些覆盆子,洗干净了,摆在桌面上当饭后水果。
    七个人围坐,说说笑笑之间,很快就将桌上的食物一扫而光。
    因为王忠勇念过几年佛经,与柳霄意外谈得来。
    二人也不下饭桌,就着一本《大悲咒》搁哪儿讨论了半天。
    林勤是听不懂的,干脆跟着柳金枝坐在了门槛上,两个人聊林勤这些年遇见了奇葩食客。
    有没钱来吃霸王餐的。
    有半夜三更来饭馆门口打地铺睡觉的。
    还有喝醉了闹事,在饭馆里头打架的。
    五花八门。
    月牙就爱听这些,由柳金枝抱在膝上,手里攥着个鲜亮的覆盆子,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林勤看,听得十分入神。
    正说到有位食客一口气要了十坛酒,柳金枝忽然瞧见前方有一匹快马正朝他们这边奔来。
    杏安手里攥着一个红封,兴奋翻身下马。
    “柳娘子,大小姐她生啦!母子平安!”杏安把红封塞给柳金枝,“姑爷高兴疯了,到处封银子,这红封是你的。”
    柳金枝也高兴,笑道:“是哥儿还是姐儿?孩子的名字取了吗?”
    “是一位千金。”杏安笑得合不拢嘴,“姑爷说,给小小姐取名叫‘柴金麟’。”
    麟,麒麟,可见是对孩子如珠似宝般疼爱。
    “大小姐说乳名要娘子你来取,让我来问问,娘子想好了没有?”
    柳金枝笑道:“想好了。”
    转身回屋取来一张纸,写了个“康”字交给了杏安。
    “柴大人愿孩子将来有所为,我就只能在顺遂平安上下功夫了。”
    “祝愿金麟健康平安,岁岁如愿。”
    第45章
    搬家之后没两日就要立夏,汴京城上的太阳越来越耀眼。
    炎炎夏季似乎已经近在眉睫。
    来饭馆瞻仰孟义诗作的书生已经少了很多,在一波流量冲击过后,小饭馆的生意又恢复了平稳。
    而傅钗华诞下康姐儿,已经解了孕反症状,不需要柳金枝再照顾。
    傅霁景那边则是又要投入到新一轮的殿试准备当中。
    快入夏季,大家似乎都要忙起来。
    正好,傅霁景给柳金枝找来的三位护院也到了。
    三人一个叫张松、一个叫郑鑫、一个叫刘彦,都是五大三粗,手心有老茧的好手。
    他们在平时负责安保以外,还要与杜卫一样承担咸汉职责。
    毕竟除却突发意外,汴京城平时还是蛮平和的。
    这三人都没有意见,默默点头。
    柳金枝想了想,又说:“你们就归杜卫管,每次有了订单,都由杜卫分摊给你们去送。”
    说着,她走到膳房门口,哪儿有一块儿木牌子,做成了个信箱的形状。
    这是柳金枝的新点子。
    “我们饭馆除却接受当天下单,也接受提前下单。”
    “比如你第二日什么时辰,想吃什么菜色,提前写好地址、姓名放在信箱里,由我们整理,做好,再派送。”
    “每送一单,你们都能从这单里面拿到一点抽成。”
    “对待食客的态度一定要良好,最好微笑有礼貌,如果态度太过恶劣,我会给三位扣工钱。”
    这其实就是古代版饿了么和美团。
    但是柳金枝的做法更人性化一些,不会极限定时。
    三人听罢,还是老老实实点头,半点异议都没提。
    老实听话到有些过分。
    柳金枝觉得傅霁景真是帮她挑了三位性格最好的人。
    就柔下语气,一一为三人介绍了林勤、王忠勇和吴兴镛。
    三人也是逐一握手打招呼,表现的有些诚惶诚恐。
    “以后咱们大家就都在一块儿工作了,就算是一家人。”柳金枝笑道。
    林勤和王忠勇都是底层人出身,对老实巴交的三人很喜欢。
    只有吴兴镛还是老样子,拿着斜眼睨人,简单见过之后就又回账房算账去了。
    柳金枝交代林勤带着三人再熟悉熟悉饭馆,就返回膳房去了。
    这时三人才齐齐松一口气。
    林勤笑道:“你们干什么怕我们东家?”
    这仨人里,也就林彦还大胆些。
    林彦有些磕巴道:“我们嘴笨,怕给东家得罪了。到时候工还没上,就被赶出去了。”
    “嗐,我们东家可是难得的好性儿。”林勤拍着胸口夸,“你们处九了就知道了。”
    又凑近他们小声介绍饭馆每个人的个性。
    “杜卫小哥人也不错,灵活,跑腿又快,很讲义气。”
    “王忠勇也是个好人,好说话,好相处,就是以前做过和尚,现在格外喜欢吃肉,少跟他抢。”
    “账房先生姓吴,倒是有些不好说……”
    林勤挠了挠下巴。
    也不好意思当着三位新员工的面儿,说吴兴镛是个冷漠、自私,又爱占小便宜的人。
    就道:“你们以后跟他打交道的时候客气点儿,不会说话就少说些。”
    三人都连连点头,简直要把林勤说的话当至理名言。
    可见出身底层军士的他们,想要稳住一份理想工作也格外不易。
    这边林勤刚吩咐完,那边杜卫就带着人去整理信箱。
    三人不识字,但一、二、三还是认识的。
    于是杜卫让他们把订单纸条按照日期分类,今日要做的外送就先挂起来,让阿芹再分门别类,交给柳金枝去做。
    “东家,单子都是昨日投的,要求今早午时之前送去。”
    阿芹低着头翻了一下单子,挑出几张压在桌角。
    “馉饳、馄饨和一些寻常饭食,我已经学会做了,东家不用操心,但这几样倒是难做。”
    柳金枝拿过来看了一眼。
    其实就是山海兜、紫荆花水晶饺、碧涧羹一类。
    以前都做过,没什么新奇。
    唯有一道“春旧脍”没在人前做过。
    再看时间,也是要求的最早的。
    干脆就先做春鸠脍。
    以前看电视剧,总说下毒若没有鹤顶红,那就下鸩毒,喝下去之后保管一击毙命。
    所以“鸩”字一出,总觉得这道菜隐隐约约要害人性命。
    但其实春鸩脍是一道以斑鸠胸肉,和芹菜为主料的宋代美食。
    据说,这还是苏东坡当年被贬黄州之时,结合家乡蜀地春鸩脍的做法,取用黄州当地野生芹菜做成的新菜。


章节目录



我的小食摊火爆整个汴京[美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紫流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紫流金并收藏我的小食摊火爆整个汴京[美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