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湖学宫?
    居然来了这里。
    ……
    姜瑶当然知道崇湖学宫。
    肃宗平定天下之初,为教化百姓,从已经穷得不能再穷的国库里硬是挤出了些银子,在十二州首府及京畿之中各创办了一间书院,聘请各州郡鸿儒为教师,给学子传道受业。
    若想入学宫学习之人,只需通过学宫考核即可进入,学费由学生自定,想给多少就多少,进入学宫后,学生的开支也一律由官府承担,还不时给穷苦学生发放“俸银”,等于给了穷苦学子一条晋升之路。
    可见肃宗圣明,历年来,从这十三家学宫里出来的寒门士子不计其数,这几大书院,更是直接打通了世族门阀专制局面。
    崇湖学宫,便是其中之一。
    上京城西有一面湖泊,名为崇湖,学宫正是依湖而建,山水环绕,以“崇湖”为名。
    学宫正靠近上京城的西市,这个学宫也属于是是闹市中的学宫。
    学子们早课下学,熙熙攘攘,与闹市中的人流混在一起。
    为什么带她来这种地方?
    姜瑶看着身边走过的学子,他们走路带风,但几乎书不离手,姜瑶凑近都听他们谈话时,他们几乎连聊天都在谈论着文章的辩题。
    林愫也在看着他们,目光中,似乎带着一种若有若无的……向往?
    姜瑶心中疑惑,林愫带她来这里干什么?
    不会也想让她去崇湖学宫上课吧?
    但崇湖学宫可不是她想上就能上的,且不论以她的能力是否考得上。她身为公主,理应由太傅单独教导,就算要去学宫学习,也应该去宫中为皇子公主已经宗亲子弟开设的国子监,而不是去外面的学宫。
    她刚想要问,忽而闻到街边的饭香,肚子先她一步叫了出来。
    咕咕声传来。
    姜瑶:“……”
    “阿昭饿了?”
    林愫准确地捕捉到这个声音,立刻转过头来,笑道:“差点忘了,阿昭还没有吃午饭,时间还早,先去吃点东西吧。”
    说着,就带着姜瑶走进旁边的一家饭馆。
    他们上了二楼,随便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了下来。
    他们两个坐的位置极为宽阔,几乎可以四五个人极为宽敞,姜瑶推开窗户,迎面就可以看到外面宽广的崇湖湖面。
    微风徐来,湖面飘着几只巨大的画舫,画舫上飘着彩色的丝帛,随着湖风飘动。
    姜瑶抬眼凝视窗外风景片刻,忽而听见林愫喊自己:“阿昭想要吃什么?”
    “随便吧,”姜瑶搓了搓小手:“我都可以,我不挑食。”
    “你还好意思说你不挑食?”
    林愫笑了,姜瑶就是那种每次问她吃什么都说随意,真要端上来,不合她胃口她压根一口都不碰的人。
    这个小祖宗似乎不知道,她在吃的方面可谓挑剔得很。不过林愫知晓她的秉性,给她点的都是她平时习惯了的食物。
    饭馆靠近学宫,有不少学宫的学生光顾。
    他们身穿朝廷发放的素袍,在人群中很好辨认,姜瑶旁边的一桌坐着的就是学宫的学生。
    他们正就着学宫的下午的讲坛讨论了起来。
    饭菜很快就端上桌,姜瑶默默吃着饭菜,因为离得近,他们讨论的声音一字不漏地传进姜瑶耳朵里。
    “下午伍卓先生的讲坛,你们都要去听吗?”
    “当然要去,伍先生难得开坛讲学,我怎么能不去!”
    “怎么可能不去,那可是伍先生,估计整个学宫都回去。方才我还听说,有几个学长连午饭都不吃就直接跑去占位置了,你说我们待会还能不能挤到最前面?”
    “我觉得我们肯定只能站外围了。”
    “幸好我今早就喊我家小厮先进去给我占着位子,待会我直接过去就可以了!”
    ……
    这是崇湖学宫的教学传统,学宫学生上午修早课,下午就是学院夫子们轮换开坛讲学,与学生辩论。
    与上午必修的早课不同,下午的讲坛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是否参与。
    姜瑶默默听他们着他们的讨论。
    听起来,今日下午给他们讲学的那位先生,貌似身份不俗。
    伍卓,姜瑶下意识琢磨着这个名字……没听说过。
    这位先生应该没有入朝做过官,姜瑶上辈子只是光听过“崇湖书院”美名,但实际上连崇湖书院正门都没有迈进去过,对书院里面的老师更不甚了解。
    但是学生们都这么说,想必这位伍卓是一位德高望重之人。
    西市的饭馆做出来的菜肴皆是色香味俱全,姜瑶边听便吃,很快吃碗里的米饭见了底。
    “吃完了。”
    她吃了个七分饱,就放下碗筷,抬头看着林愫,终于续上了方才的问题:“对了,爹爹,你今天为什么带我来这里呀?”
    林愫温和地看着她,“你刚刚也听他们说了,因为伍先生今日开坛讲学。”
    “啊?”
    姜瑶睁着眼睛,明显有些懵,下意识脱口而出道:“这个叫伍卓的那么厉害吗?”
    为什么他开坛讲学,连在宫里的林愫也被吸引了过来?

章节目录

美人爹爹已黑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肉文阁只为原作者小新茶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小新茶并收藏美人爹爹已黑化最新章节